第284章 英勇的燕王

偌大的院落裏,處處都是匠人在敲敲打打的工作著。

大概是因為長期待在爐火邊的緣故,這些匠人們看起來渾身都泛著一種赤紅色,體格健壯,比趙括還要壯碩。趙括就站在這裏,認真的看著匠人們忙碌著,這裏的匠人都是秦墨,呂不韋將這座院落分給了槌,讓槌召集了秦國各地傑出的秦墨,然後告訴他們最新的王令。

秦王的想法就是讓他們脫離生產,一心一意的為秦國發展出更多實用的東西。

不過,槌能聚集起來的匠人,還是不多,他只是召集了四十多個人,這四十多個人,就是秦墨內的傑出弟子了,這些年裏,秦墨所做的只是不斷的培養出更多的匠人,他們並不能將這些匠人吸納進來,因為墨者並不是一個匠人組織,這是一個學術派別,光是匠人還不足以成為墨者,更需要接受墨者的思想。

秦墨的學術成就早已沒落,甚至連核心的那些弟子,都不認識文字,像這樣的人,顯然沒有辦法再來搞學術研究,而他們只能通過自己手裏的技術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輔佐秦國來結束這沒有看不到盡頭的征戰。他們在剛剛到達秦國的時候,還給秦國帶來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可是秦國不允許技術私藏,墨者們只能選擇教授其他人,還必須要教會他們。

當所有的技術都被泄露出去之後,墨者們就失去了可以用來保證自己地位的條件。

他們逐漸的淪為最底層的匠人,與其他匠人沒有什麽區別,若是一定要說出他們的不同,那大概就是他們在意的不是爵位,而是天下的百姓。這就是為什麽其他兩派的墨者都不太認可秦墨的原因,因為他們已經不太像是一個學術派別了。一群只懂得造工具的匠人,又怎麽能稱為學派呢?

受到秦國的影響,秦墨的追求也不再是研發出更多新奇的發明,而是傾向於改進農具與軍械,如何更迅速的做出工具,如何能更加節省原料,這成為了墨者們所鉆研的方向。而趙括就覺得,讓一群發明家來做這些事情,是有些不合適的。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墨者都像墨子那樣,能制作出那麽多讓人驚嘆的發明。

槌在聚集了這些墨者後,就在院落裏用心的鉆研,呂不韋也是說到做到,無論槌需要什麽,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他的身邊,槌索要了很多的木材,其中有各類的樹木,他還要了些漁網,布帛,索要了二十位強壯的年輕人來幫助他。趙括在院落裏看到了很多被丟棄的樹皮,枝幹,甚至是樹葉。

他隱約記得,紙是通過樹皮,漁網,布帛之類的東西做出來的,槌接受了他的建議,嘗試著用這些東西來制造,他嘗試了很多辦法,包括捶打,火烤,泡水等,在不斷的試驗了各種的木材之後,槌盯上了一種植物,竹。他發現,用石灰水來浸泡這些竹,可以讓竹變得松軟,幾乎呈現出一種泥一般的模樣來。

他在想,若是將這東西烘幹,是否就能形成紙?

他也的確是這樣做了,可是到最後,這試驗還是失敗了,當他將竹子搗成泥,再烘幹之後,這泥直接幹裂碎開,別說是寫字,就是拿起來都會弄碎它,槌想到,或許可以再添加其他的東西,來增加凝固程度,於是乎,他所要進行的試驗也就越來越多了。趙括常常會來到這裏,看看槌的進展。

而就在這個時候,剛剛被任免為丞相屬吏,負責水利工程的鄭國提議:秦國可以修建一處渠道,用這條渠道來灌溉秦國大片的耕地,根據他的估計,他覺得可以灌溉四萬余頃的耕地。這句話,實在是秦王都給嚇到了,四萬頃??那這渠道該是多大的工程量?

秦王便詢問呂不韋的想法。

呂不韋認為:對於這件事,可以詢問蜀郡太守李冰,秦國之內,擅長水利的人只有他,他應該是知道其中利弊的。秦王便令鄭國書寫詳細的計劃書以及各方面所需的物資,鄭國即刻離開了鹹陽,趕往北山,涇陽,三原等地區,再次進行實地考察。鄭國是一位很典型的古板工程師。

他的眼裏大概就只有自己的工程,而動用的人力,物資等都不在他的計劃之中,他所想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想要完成的工程,其他事情,都不在他的考慮中,他絕對不同意為了節省人力物力而略微的改變自己的計劃,若是要動工,那就必須要做完,要做好,像他這樣的人,只有秦國是可以接納他的。

因為秦國本身也就是如此,不同階級的人去做不同的事情,不是自己的本職就不要去插手,鄭國這樣的思維還是挺符合秦國價值觀的,他在進行了長達五個月的實地考察之後,終於拿出了一本詳細的策書,其中詳細的標準了渠道所要流經的地區,所可以灌溉的地區,長度,耗費,以及更加詳細的工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