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2/3頁)

等到趙括趕來,狄急忙將自己知道的又告訴了他,趙括這才恍然大悟。戈有些敬佩地說道:“看來這位縣令還是個正直的人。”趙括卻隱隱覺得,用正直來形容他,似乎有些不對,應該用誠實來形容他。只可惜,太過誠實的人,向來就是被眾人所不喜的人,眾人都喜歡與誠實的人結交,又厭惡太過誠實的人。

趙禹的確說了實話,在知道趙括要前來之後,他的確是將整個橑陽的官吏都懲治了一遍,趙括走到地方上的時候,看到官吏們親切的幫助百姓的場面,他所想要達到的目標,似乎是完成了。趙禹陪同他,在縣裏的各地都巡視了一番,縣裏的百姓們都非常的激動,圍在趙括的周圍。

徒步走在耕地邊沿上,趙禹憂心忡忡的對趙括說道:“這幾年的收成都不是很好,可是稅賦卻還是很高,上一年,我的縣裏有八十四位餓死的百姓,我向邯鄲上奏,請求降低這裏的稅賦,又告訴邯鄲我這裏的傷亡情況,邯鄲因為我餓死百姓的罪行,罰了我兩年的俸祿。”

“沒有俸祿,我也沒有辦法救濟百姓了,今年的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了。”

趙括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各地出現餓死的情況,都是很少會給邯鄲上報準確的數量,盡量往少裏說,免得招來災禍,也就這位,實話實說,連俸祿都給說沒了。趙括對他說道:“我與國相魏無忌曾談論過這些事情,請您放心吧,今年趙國會減輕徭役稅賦,給與各地百姓修養的時間。”

趙禹點了點頭。

趙括離開了這裏,此處的百姓與韓人一同出城送別。趙括還是非常開心的,他已經能感受到,自己的巡視已經起到了作用,在隨後趕到的幾座城池裏,他看到了那些“改過自新”的官吏,看到了那些開心而害怕的百姓,百姓因為官吏的轉變而開心,卻又因為擔心他們變回去而害怕。

趙括只是告訴各地的官吏,自己往後會常常派人在各地巡查官吏的情況,提拔有功勞的賢吏,懲罰害民的惡吏。而他的確是在思考這件事,如果沒有針對官吏的監察制度,官吏為非作歹,那是必然的事情,雖然貴族都有基本的道德操守,可是他們的道德操守裏並不包括善待這些底層的小民。

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名臣是因為受到百姓的愛戴而揚名的,更多的是因為愛士,因為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因為能讓君王不受侮辱而成為名臣。在百年後的漢朝,認可了儒家思想之後,才湧現出了一批被百姓依依不舍的送別的賢臣,如今是不存在的。秦國最先設立了官吏的監察制度。

說起來,也不算是監察制度,只是縣令必須要時刻注意各鄉裏的情況,而鄉裏官吏的政績也與當地百姓的耕作情況息息相關,故而他們不敢像趙國官吏這樣敷衍了事。

趙括如此前往趙國各地,除卻要整頓吏治之外,更加重要的,是他想要看清這個時代,他腦海裏有很多的制度,他想要用這些制度來改變這個時代,可是在那之前,他必須要非常的了解這個時代,哪怕是前身趙括的記憶,也沒有太多關於百姓和鄉野的情況,貴者又怎麽會在意這些呢?

趙括大概是趙國……又或者是全天下最為奇特的貴族。

趙括如今最先想到的,就是刺史制度與都郵制度。這兩個制度都誕生漢朝,他之所以知道,還是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各州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官,向君王匯報地方的情況,郡裏設都郵,巡查各縣,湊集縣城的資料與情況,趙括還記得三國演義裏張飛怒鞭都郵……就是打了負責監察縣城的官吏。

說起來,他們還都是趙括的後人呢,馬超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而馬援,正是馬服君的後人……所以那位錦馬超,就是自己未來的子孫?

趙括急忙搖了搖頭,不再胡思亂想,再次想起了監察制度,在當下,趙國並沒有完善的監察制度,這是因為貴族覺得君主派人來監察自己,這是對自己的不信任,驕傲的貴族會將這作為自己的恥辱,他們會選擇自殺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趙括並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或許只有像秦國這樣改變了貴族政治的國家,才能成立完善的監察制度吧。

趙括不由得揉了揉額頭,或許,可以讓他們以考察官吏的政績為由來進行監察?

需要趙括去思索的事情還很多,只是,他看到的遠比自己想象到的更加的困難,越是遠離邯鄲,他看到的百姓也就越發的悲慘,在這些高貴者也不會輕易注視到的角落裏,百姓們蜷縮在一起,趙括看到那些目光呆滯,行屍走肉一樣的百姓,他們甚至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裳,衣不蔽體,官吏們大概是覺得他們這樣拜見馬服君很不優雅,禁止他們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