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投其所好

韓非問吏治,趙括的腦海裏頓時就湧現出了很多的想法。

秦國之所以能擊敗其余六國,很大的原因在於秦吏。在趙國,官吏是要靠貴族的舉薦,大的貴族如趙豹,趙勝是可以在王宮內擔任官職的,而小的貴族如董成子,趙奢等人,在地方上擔任小吏。基本的流程就是中尉向趙王舉薦貴族裏的賢才,地方上的小吏,是不需要趙王點頭的。

中尉和國相可以自行安排,而大一些的官職,就需要親自向趙王舉薦,由趙王認可之後才能擔任。

當初趙奢就是因為貴族的出身被中尉舉為小吏,又被趙勝舉薦到趙王面前,方才逐漸顯赫了起來。

在其他國家,大多都是如此,唯獨秦國,不是這樣。秦國的底層小官,需要通過“司法考試”,熟練的掌握了秦律,才能夠出任最底層的官職,他們並不是貴族出身,有專門的學室可以讓官吏們的子弟,或者立功將士的家人來學習律法,學成之後,再通過考試,就能出任官吏了。

當然,趙括並不是反對貴族擔任官職,在如今這個時代,平民根本無法獲得教育,就是在秦國,能夠學習文字的平民也是極少的,由貴族來擔任官吏當然是最合適的,只是,對於貴族的選拔的辦法,是可以進行改良的。趙括在腦海裏迅速回憶著後世的諸多官吏提拔的辦法。

首先是漢朝的舉孝廉,漢朝的舉孝廉看重的是品德,推舉出品德優秀的人來擔任官吏。說實話,戰國貴族的品德並不算太差,起碼在明面上,他們都是些君子,就算看不起平民,也不至於無端的殺害欺辱,不然就會被其他貴族所看不起。

在祭祀的時候,趙王在內的大小貴族都會賞賜孤寡,救助貧苦者,三晉,齊楚都有這樣的習慣,當然,秦國是不會這樣的。秦國的律法裏沒有救助孤寡的條例,孤兒直接被送去做家臣,殘疾者送去隱官,倒也能有活路,不至於餓死。

故而各地舉薦道德上佳的人來擔任官吏,或許還是可行的,起碼這些被舉薦出來的君子,重視名節,不會貪汙受賄,更不會魚肉鄉裏。

而之後所推行的科舉制,原本是給與平民一條出路,不過按著如今平民的受教育程度,這是不可行的,可是完全可以在貴族裏施行,挑選出一批貴族裏的精英。

趙括皺著眉頭,思索著這些。趙括不可能獨自完成這些事情,後世的經驗,在當下不一定都能成功,故而,他需要這個時代的精英來幫助他,比如,王宮裏的魏無忌,正在路途中的龐公,邯鄲中的虞卿,還有……趙括緩緩看向了自己身邊的韓非。韓非方才看出老師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麽,故而沒有打擾。

趙括笑了笑,開口對韓非說道:“我有兩個想法。第一個喚作舉孝廉,第二個喚作科舉……”

趕往邯鄲的道路上,戈出奇的安靜,他駕駛著馬車,駿馬慢騰騰的朝著邯鄲趕去,馬車上的師徒二人正在談論吏治,戈聽的很是享受,戈倒不是完全能聽懂他們在說什麽,只是覺得他們說的很高深莫測,聽著趙括隨意的批判各國的官吏選拔制度,戈目視著前方,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馬服君啊,馬服子看來是真的要超過您了。

趙括所講述的官吏選舉辦法,並不是很復雜,舉薦與考核,如今也存在,韓非並沒有感到太驚訝,他只是思索老師所說的是否可行。若是地方要推舉有道德的賢人,問題就是誰來舉薦,是當地的縣令,或者是當地的貴族?又該怎麽去查實?官職的高低又該怎麽去給與,總不能評比誰的道德更高吧?

至於科舉,同樣如此,該考核什麽?秦國考核律法,因為律法涵蓋了秦國上下方方面面,可是趙國並沒有這樣的律法,那需要怎麽進行考核呢?

兩人聊了許久,終於是到達了邯鄲。

趙王聽聞趙括前來,也是急忙讓武士將他帶進來。趙括走進王宮的時候,魏無忌也坐在王宮裏,這段時日,他就不曾離開過王宮,趙王實在是太愛他了,向他請教了很多的問題。趙王本來是有意讓魏無忌來擔任國相的位置的,可是在不久前,田單又開口請求減少對趙括的賞賜,田單終於開口了……趙王頓時就有些遲疑了。

田單和魏無忌,他都很愛,不能因為要留下魏無忌,就逼走了田單。

故而,在得知自己的馬服君到來的時候,趙王非常的開心,馬服君一定是可以幫自己做出選擇的,趙王笑呵呵的走下來,牽著趙括的手,讓他坐在了自己的身邊,趙括與魏無忌行禮拜見,魏無忌有些復雜的看著他。在魏國,魏無忌總是感慨自己懷才不遇,魏王不願意讓他擔任任何的官職,甚至連他的門客,都不會被魏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