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皇上,您管管您兒子啊!

《南山集》之中,寫了一些不該寫的東西,胤禩拿到手,是一定會送去給康熙過目的。

或許蒲松齡猜到他會這麽幹,他告訴胤禩:“此人年歲不大,看其談吐確有幾分才華,他極重《南山集》之名氣,他明知民間流傳傾城身份不凡,仍說出‘要與傾城比高低’。”

詢問傾城“尚能活否?”,看似是詢問,實則亦有試探之意,或許在蒲松齡心裏,他既希望傾城能將這件事給壓下去,又不希望看到有人命大案發生。

江南部分書肆成了滲透的據點,話本近些年盛行,跟風之人不知有多少,亦有模仿端正先生與傾城的佳作誕生,不斷地擠壓書肆空間,使得《南山集》並不如那人想象中賣得那麽好,影響不大,或許可及時止損?

蒲松齡認為以此人之狂妄放縱,《南山集》被人發現告發不過早晚,越早發現收拾,日後死的人就越少。而對待神交已經久的筆友傾城,他認為傾城“性善,能辯是非”。

明史案過去那麽多年,他們難道忘了那段時間造成的血雨腥風了嗎?

胤禩入宮一趟請見康熙,這回是以自己的身份,可沒有打扮成任何人。

康熙很是詫異,約見他時仍只留梁九功在側,將其余人都囑咐去了外頭,問他:“平日裏見你都是悄悄打扮成馬公公擠進來,怎麽今兒轉性了?”

胤禩見君父還有心情笑著打趣他,嘆息一聲:“汗阿瑪,兒臣那到個燙手山芋,還是傾城拿到的,這事‘馬公公’來不了,唯有傾城親自來見您了。”

他將那冊《南山集》交給了康熙,正色道:“汗阿瑪,此作為民間文人私人寫的明史,筆者自稱走訪各地,核驗事實,以成信史,並議論‘南明’,用‘南明’之年號。”

當然,其中還有篇章寫了先帝殺崇禎太子,這些都讓康熙自己看去。

康熙面上笑容凝固,嚴肅著臉翻閱,一目十行以快速翻閱至後,已是緊抿著薄唇,眉頭擰緊。

“此作,從何而來?”

胤禩:“傾城之友得之,知傾城乃皇子阿哥,遂送至傾城,請傾城辨別是非,出手阻止其散布傳開。”

《南山集》是否被認為逆書,此作筆者又是否為大逆不道的反賊,得是汗阿瑪來定,有些事情不該隱瞞的,胤禩的行動準則便是第一時間上報給汗阿瑪定奪。

“明遺老王夫之的文章,謀逆犯上遠在其上,朕未予追究,”康熙淡淡道:“朕對這些文人之容忍,有幾何?”

明遺王夫之,又是一位大家,據說他從先帝年間至汗阿瑪在位,一直到死都一輩子沒有剃發,死後還有明遺臣之墓。

文人不服的情況多著呢,尤其越是受到當年良好教育的高層文人,康熙一直都在以收服、拉攏的態度來對待。

現在的形勢是,朝中黨爭激烈,滿臣站隊現象嚴重,汗阿瑪希望拉攏任命更多的漢臣為其所用,越是有治世之才的便越珍惜。《南山集》得去查,是讓刑部去查,還是讓胤禩去查,這性質就不一樣了。

現在就看汗阿瑪是打算息事寧人,還是要將事情鬧大了。

前者可維持表面平和,不至於令文人自危,引起魚死網破之心。後者則以震懾為主,令人心中驚醒,再不敢犯類似之事。

任何決定,總是權衡利弊,是要利益最大化,當然也要看汗阿瑪的心意,萬一他要彰顯帝王之危,或筆者真的寫了他絕對不能容忍的事呢?

胤禩:“兒臣不知道,您就不能直接告訴兒臣該怎麽做嗎?”

康熙想了想,下決定道:“讓老四,再去一次江南,此案你別插手,朕轉交予老四來辦。”

胤禩一聽不用他親自去一趟,也知道汗阿瑪是想讓傾城避嫌了。

就是已經忙碌不行的四哥又多個任務,恐怕真的要像騾子一樣哼哧哼哧得幹活去了。

胤禛是連夜被人從四貝勒府請來的紫禁成,一路上還在猜測發生了什麽事,宮門鎖上了汗阿瑪命人連夜召見他,一定是重大的事,心裏不安,眉頭直跳啊!

待來到汗阿瑪禦前,就見老八也在這兒。

大半夜在汗阿瑪這兒看見老八那張臉,心裏頓時就踏實了起來。

老八在這兒,代表著不是什麽天塌的事。要只是汗阿瑪獨自一個人召見人,才叫人心中一沉。

康熙將《南山集》交給了老四,命他以欽差身份,前往江南查抄《南山集》,並命他安排人去濟南將在淄川雲遊筆者抓了審問。

次日朝會,康熙便下令命四貝勒胤禛去視察各地河道與堤壩修建情況,為第五次南巡做準備。

人們只當是胤禛又領了差事,畢竟他此前就在辦治河要務,現在派遣他去視察倒也情有可原。

胤禩在戲文裏沒瞧見有關於《南山集》的消息,他想了想,便問起了胤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