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魔窟

梵州大佛寺與其它州域封閉式的宗門管理不同, 這裏除設有禁空陣法外,成百上千座佛塔所矗立的區域,遊人信徒皆可往來。

程溪身穿麻布裁制的淺褐色衣襖, 秀發全盤在淺青獸毛帽裏,她摘下了雪緞, 用在緣仙城采購, 於靈舟上調配過的特殊草木汁液遮掩瞳色。

原本剔透的碧色,化作黝黑靈動的烏黑。程溪這身板本就是十三四歲小姑娘, 身材剛發育。

在厚實衣襖裝扮下,程溪並未顯現太明顯的性別特征。只要她不開口說話, 絕大多數人都只會將她當作模樣格外清秀俊麗的少年。

“這位施主還請留步。”

程溪行走在石面光滑的大佛寺內,正欣賞每一座高聳入雲端的佛塔,一位身著杏色僧衣的青年僧人迎面走來攔下了她。

程溪疑惑地望著他。

氣質沉穩五官周正的僧人雙手合十行了一禮,“西堂佛壇在南端鴻雁塔,施主若往這邊走,只會愈行愈遠。”

跟身著僧衣,剃著錚亮光頭並烙有戒疤的正兒八經僧人相比,程溪這身就是很明顯的外來信徒打扮。

這僧人以為她是來聽佛壇,這才特意攔下, 為她指引明路。

程溪視線不著痕跡打量這位僧人, 五官標致,體魄健壯。雖然他皮膚呈淺銅色, 但力量感很不錯一看就是修體的僧人。

金丹中期的青年僧人察覺‘少年’的欣賞打量, 他面露疑惑,與‘少年’黝黑靈動的雙眸對視,“施主?”

程溪微微仰頭,心頭有點遺憾, 因個子不高,她看人還得仰起下巴。

迎著青年僧人的疑惑,程溪仰起唇角,嗓音沙啞卻難掩軟乎乎的聲線,“多謝小師父,我這就去佛壇。”

告別這位僧人,程溪循著他所指引方向,慢悠悠渡著步子前往。

大佛寺以地理位置緣故,天氣炎熱,鮮有植物,入目盡是褐黃與巖紅大石塊。

往來的僧人們年紀有長有幼,他們氣質大多慈和且平易近人,膚色普遍傾向長期受太陽直射的銅色。

似程溪這般白皙清麗的面孔,連沿途佛門弟子,都下意識多看了一眼。

程溪慢悠悠抵達鴻雁佛塔,誦念經文的梵音自塔內傳出,在佛塔外的巖層平地上,盤坐著上千位信徒。

他們之間煉氣期、築基期乃至金丹期都有,在佛塔附近,還有一些著僧衣的僧人。

程溪視線在這些僧人臉上掠過,雖然膚色偏銅色,但從五官輪廓來看,好好拾掇,都是潛力股。

並且大佛寺的僧人個個身材結實,完全沒有其他州域那些自詡世家公子男修的脂粉味與弱氣感。

修士對注視很敏銳,程溪毫不掩飾的欣賞霎時惹得數位僧人睜開眸子與她對視。

程溪抿唇淡然一笑,收回目光,乖乖找個空地盤坐。她這四個月吸收凝意法的努力沒白費,誦念的佛經內容,她都能聽懂。

這佛經對心神有很好的洗滌作用。

程溪心緒沉靜後,覺得眼下適合修煉。她頂著大太陽唇瓣微動,在心中默念波若佛經。

絲絲佛力自佛經中湧出,被她氣海淡金色的佛法傳承所吸收。

佛法傳承這幾個月來,一直保持著成年人丨拳頭大小體積。但其內裏卻像一個無底洞,一直在吸收佛力。

程溪有預感佛法傳承應當與心法的提升相似,眼下處於最初的霧團階段,等佛力積累到一個臨界點,就會突破。

佛力的轉換過程,需要程溪神魂、靈識甚至寧靜的心境參與,這反而彌補了她飽和修行的弱項。

飽和修行是提升氣海、經脈、體魄以及靈識上限,但對心境與神魂並無錘煉之效。

受限於飽和修行,程溪為了突破自己的上限,哪怕資質好,但修行速度比大多數人都要緩慢。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她每次突破後,沒有境界不穩的沉澱期,可以在頃刻間甩出同階一大截。

普通人不會考慮飽和修行,一方面是上限本身就不高,另一方面則是飽和修行往往與資源掛鉤。

絕大部分散修根本沒有這個本錢去沉心修行,他們需要花時間去賺取修煉資源,然後再用資源修行。

而有背景的修二代或者大勢力弟子,可以省去賺取資源的時間,全部投入到修行中。

程溪這幾年勞心勞力,已經為自己積攢一筆底蘊。她不缺最基礎也最重要的靈氣資源,但對於學識以及修行理論還有大片空白需要補充。

而大佛寺,哪怕那些竹簡的凝意法側重點全是佛學,可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於程溪來說,大佛寺是個沉澱的好地方。若非如此,她也不會忍受四個月的枯燥,逼著自己去吸收感悟那些精髓內容。

而今這種學識上的積累,已經在程溪身上有所體現,她掌握的越多,看得越通透,心境就越寧靜。

而佛道對靜的追求,不弱於修行對靈根的追求,越靜提升越快,靈根越純粹,修行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