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卡門卡的線索(第2/2頁)

“這裏是AB(Agrovin Bulboaca)酒廠,摩爾多瓦目前唯一的一座真正的葡萄酒酒莊。”

以薩迦示意石泉靠邊停車,指著路邊的城堡繼續介紹道,“那座城堡是MIMI城堡,它的歷史能追述到1893年,1901年這座城堡完工的時候,沙俄的尼古拉斯二世,羅馬尼亞的卡羅爾二世都來這裏參觀過。

從時間上來說,這座酒廠和你要找的那座葡萄酒莊是同齡人。而且它曾經的一位廠長還是摩爾多瓦獨立後的第一位總統,甚至這位廠長總統的女兒還曾競選過聯合國秘書處的工作。”

以薩迦說到這裏總算推開車門,“據我所知,MIMI城堡裏收藏的文獻和歷史資料在某種意義上比摩爾多瓦官方記錄還要詳細,多到很多葡萄酒莊專業的學生都會來這裏進行短暫的學習。所以如果這裏都找不到你想找的那座葡萄酒莊,那麽我建議你還是放棄吧!”

“既然這裏的文獻那麽詳細,為什麽你們要在那座圖書館耗上那麽久?”艾琳娜在以薩迦下車之前問道。

“這不是來了嗎?”以薩迦沒好氣地說道,他還在記艾琳娜的仇呢。

“小氣的男人”艾琳娜聳聳肩,重新給佩槍推彈上膛後推開了車門。

“你確定這裏的档案館我們能進去?”石泉站在門口問道。

“是我們,不是你們,而且這就是我在那座國家圖書館浪費了這麽長時間的原因。”

以薩迦說話的同時撥通了手中的電話,在一番寒暄之後,兩人沒等多久便被一個挺著啤酒肚的中年男人迎了進去。

“以薩迦的現在的身份是丹麥一位王子的酒類采購員”

米莉安壓低聲音說道,“別搞砸了,我們為了這次拍賣已經準備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石泉不著痕跡的比出個OK的手勢,跟著米莉安一起遠遠的吊在以薩迦的身後,同時聽著這倆人山南海北的聊著一些他根本聽都沒聽過的紅酒歷史和聽了也沒有屁用的紅酒知識。

在那位大肚腩的帶領下,四人先是去地下幾十米深的酒窖逛了一圈,然後又裝模作樣的品嘗了一杯五年陳釀的白蘭地,最後這才有機會進入城堡內部的博物館。

只不過讓石泉比較失望的是,這座博物館裏的展品基本上都是AB酒廠的歷代產品和歐洲各時期的酒具以及飲酒文化變遷的相關展品。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看這些可不值得大老遠跑一趟,不過好在以薩迦那邊也會幫忙詢問,所以石泉也就心安理得的翻看著一份兒印刷精美的圖冊等待著會客室裏傳來的好消息。

“看看這個”

艾琳娜突然將一本期刊雜志展開放在石泉面前,“二戰期間摩爾多瓦的葡萄酒產業在德軍的破壞下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很多歷史悠久的葡萄酒莊消失在這場戰爭中。尤裏,你覺得那座葡萄酒莊會不會……”

“有這種可能”

石泉接過雜志翻了翻,在這篇文章裏大致介紹了當地人在二戰時如何保護他們的葡萄酒文化並在戰後繼續發揚光大。

這倒是給石泉提供了兩個思路,首先那些在二戰中消失的葡萄酒莊裏很可能就隱藏著自己想找的目標,其次,如果肯在摩爾多瓦多花些時間和精力,說不定能找到些二戰前的古董葡萄酒。

來的路上他聽以薩迦說過,那些古董葡萄酒雖然大多都已經變成了葡萄醋,但卻照樣有的是收藏家願意收藏它們。

看來有機會要弄幾張摩爾多瓦的老地圖才行……

就在石泉捧著雜志浮想聯翩時,挨著博物館隔壁的會客室裏,以薩迦兩人也和那位大肚腩達成了初步的交易意向,並且成功得到了進入档案室的許可,趕在那位負責人離開之前,米莉安幫石泉詢問了關於那座葡萄酒莊的相關線索。

“卡門卡?”

大肚腩中年人聽米莉安講完從石泉那裏聽來的故事皺起了眉頭,“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歷史上確實曾經有很多歐洲貴族曾在摩爾多瓦經營過葡萄酒莊,但是卡門卡那個地方的氣候根本就不適合葡萄的生長,我從沒聽說過那裏曾經出產過什麽高品質葡萄酒。”

說到這裏,這位大肚腩倒像是突然想起來什麽一樣,轉身從不遠處的一個書架上抽出本磚頭厚的圖鑒,然後引著兩人來到閱覽桌前打開,“雖然卡門卡那裏沒有出產過什麽高品質葡萄酒,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一戰時期好像有個小眾的葡萄酒品牌就叫卡門卡,這個牌子不算太出名,它唯一的優點就是度數足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