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探花11(第2/3頁)

這故事頗具傳奇色彩,經過原不為之手改編之後,更是跌宕起伏,生動萬分。有妖怪報恩,有愚人開智,還有家道中落的士子憑科舉重登青雲,迎娶公主,振興家業,聽得許多人津津有味。直到最後突然轉折,主角秘密暴露,被太子暗害,雁蕩山同樣被圍剿,落得淒涼下場。那些方才還興奮的人一下子都被情緒帶動,紛紛露出了憤恨之色。

“……這不可能?人就這麽死了?那故事裏黑心爛肺的太子豈不是得到了最大的好處,還當了皇帝?話本果然是瞎說,這等人,怎配為一國之主!”

“話不能這樣說,你們不覺得這故事有些熟悉嗎?說來也巧,當年的李三元不就是如這話本主角一般少年聰慧,驚才絕艷,還都娶了公主?不過,咱們陛下可不是話本裏那黑心爛肺的太子……”

“陛下你都敢議論,你不要命了……”

幾天時間,這個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就傳遍京城,背後有元六多年積蓄的力量在推動,也有故事本身太過精彩,以至於不少老百姓口口傳唱的緣故。

當皇帝從暗衛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時,京城已經傳遍了故事的內容。

看著呈上來的手抄話本,尤其是話本中那些具有極強指示性的故事,被害死的李姓狀元郎,貪婪無恥、暗中出手坑害兄弟兼妹夫的太子,因為報恩暴露了藏身地卻反被害的雁蕩山小妖……皇帝的臉色一點一點陰沉下來。

普通人不知實情,只覺得這個故事有趣,但身居高位、掌握情報更多的大臣卻是會聯想的,而對皇帝本人而言,這無疑是一記巴掌隔空扇在他臉上。

他手指一用力,不小心撕裂了紙張。眸裏的陰冷之色卻未散去。

……當年之事少有人知,清楚這麽多的細節和內情的人,已經顯而易見了。

“雁蕩山的余孽麽?十四年前,似乎走脫了兩只……”倘若說之前原不為幾次拒婚,皇帝所表現出來的怒氣不過是七分假三分真,那麽現在的他無疑是徹底被激怒了,“僥幸逃脫,不好好躲起來,還要主動送上門,朕成全你們。”

他喚出暗衛統領:“給朕查。這些話本的源頭出自哪裏,都給朕查出來!”

除了派人追查線索,其實還有另外一股力量可供動用——

皇帝有些猶豫地看向玉華公主寢宮所在的方向,眼神變幻不定。

按理來說,倘若黎墨的計劃成功,上次就該以謝淵的身份和玉華公主一起出現在他面前了,但他卻沒有。道真觀也在同一時間出了事,人都死絕了。

——黎墨那邊一定是出了什麽變故!

之前玉華公主遮遮掩掩,撒謊說什麽陣法出了事,謝淵被傳送走了,過幾日再回來雲雲,多半就是黎墨教她說的。對皇帝而言,玉華公主就是黎墨用來傳話的工具人。而皇帝從中準確領會了他的意思,重點是再等幾天。

看來是附身謝淵不太順利,黎墨那家夥特意找了個地方藏起來,要多花幾天時間才能成功?

這一點皇帝理解。兩人不過是合作關系,出了變故,又是在皇宮主場,黎墨不放心他,第一時間躲起來,想解決變故後再出來。沒問題,他能等。

但現在對方遲遲不見現身,也沒有傳出任何消息,就讓皇帝有些懷疑起來。

莫非此次變故十分嚴重,黎墨根本無法解決。所謂再等幾天不過是緩兵之計?

“……還是要試探一二為好。”

這樣想著,皇帝從禦座後站起身來。

“不知玉華那裏有什麽消息……”

……

半個時辰後,隨著皇帝的身影消失在玉華公主的住所,方才還一臉笑容送走皇帝的玉華公主重新回到寢殿,臉上的笑容便漸漸淡下來,化作不解之色。

“奇怪。父皇今日到底是來做什麽的?怎麽總問些無關緊要之事?連我宮裏種的那株蘭花什麽時候開他都關心起來了。”玉華公主有些疑惑地嘟囔著,旋即又露出忐忑之色,“還有,父皇好像還惦記著我說的仙緣,一直想著重新找到謝淵……我按照阿墨你教的,一問三不知,父皇他好像不太高興。”

她憂心忡忡:“可是我真不知那謝淵去了哪裏,他還害得阿墨你這麽慘,不如……不如我向父皇坦白,讓他派人去抓捕謝淵吧。阿墨你放心,我不會說出你的存在,就說是我想奪取謝淵的仙種,卻讓他逃了。”

黎墨連忙道:“不妥。上次我情急之下撒了謊,你現在又改口,很容易讓陛下察覺不對。你就當什麽都不知道吧。”

……皇帝的來意他看得很明白,就是想試探他現在的情況。皇帝更清楚他和玉華之間的關系,若是玉華真的這麽說,表現出對謝淵的憎恨與厭惡,那皇帝多半就會猜到他附身失敗,更不妙的是,倘若皇帝真的派人找到謝淵,就很可能從對方口中得知自己的情況,更有可能與那尊大妖合作,反過來對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