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探花1(第4/4頁)

他說話的口氣無辜而真誠,除非親眼目睹全過程,否則多半會相信他的話。

“哈!”蕭原自喉嚨裏發出一聲笑,“止水你可真是……”他本想直接開口說“促狹”,見附近有人朝這邊看過來,便沒有再說,只是微微搖頭,眼神裏分明寫著“我才不信你的鬼話”。

二人說笑一陣,蕭原突然環顧一周,放下酒杯,朝原不為湊近了幾分。

原不為意識到他應該是有正事要講。

果然,蕭原壓低聲音,悄聲開口:“這次賜婚之事,恐怕沒那麽簡單。”

“怎麽?”原不為略顯意外地看著他。倒是沒想到對方居然有如此敏銳的心思。

蕭原卻以為他不信,聲音又壓低了幾分,解釋道:“此事我也只是猜測。我大哥曾在宮中做過伴讀,我隱約從他那裏聽說一個消息,陛下極為寵愛玉華公主,曾親口應允將來若選駙馬,必要玉華公主先點頭,絕不會強迫於她。”

“雖說當時知道的人不多,並未訴諸於眾,但我想陛下不會無緣無故反悔,除非那能為大夏帶來更大的利益……”倘若說是將玉華公主嫁到敵國和親,或是嫁給重臣之家以示恩寵也就罷了,一個家世不顯的探花郎,即便陛下再愛其才,也不至於違反約定去強逼玉華公主。”

原不為便順勢問道:“你的意思是,其實是玉華公主先看上了我?”

原身和玉華公主的來往極為隱蔽,之前也從未向蕭原透露過。

蕭原點點頭:“多半便是如此。所以我才要提醒你小心。”

“難道玉華公主還會惱羞成怒加以報復?不都說她溫柔善良善解人意嗎?”原不為一副滿不在乎的口吻。

“玉華公主自然不會,可陛下卻難保。倘若此事只是陛下心血來潮,你拒絕了也就算了。偏偏傷了玉華公主的心,豈不是惹惱陛下?公主心思細膩,若動了愁腸,傷了身體,陛下豈會不怒?”

而皇帝若對某人有了不滿,即便明面上要表現出寬容大度的明君氣,其他的手段可就太多了。甚至只是稍稍暗示一下,就有臣子願意效勞。

從蕭原的話中可以聽出,他對玉華公主的印象還是極佳的,只是擔心皇帝愛女心切,對原不為不利。

因此,他真心實意地建議道:“你若信我,入翰林院之前,不如先請假歸鄉一趟,等過些時日事情淡了再回京。”

原不為微微點頭。

事實上,這蕭原蕭子平出身京中世家,是原身來京赴考才結識的朋友,相識至今不過兩月,交情亦談不上極深,在其他人紛紛對他避之如虎之際,還願意出言提醒,已經算得上極講義氣了。

他沒有就蕭原的建議說什麽,反而開口問道:“你對陛下有多少了解?”

蕭原先是不明所以,接著反應過來:“你想從陛下這裏入手,投其所好?這倒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他灌了一杯酒,搜腸刮肚一番,這才說道:“有了,陛下好道!”

“陛下還是太子時,便極好道家之說,還曾想尋仙訪道……後來,其他皇子以此設局,讓陛下栽了個大跟頭,太子之位險些被廢……此後陛下便不復再言道家之說,當著先帝之面毀了所有道經,以示決心……”他斷斷續續講著,“不過,登基之後,陛下卻派人陸續修繕了天下道觀。”

蕭原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話鋒一轉:“不知止水可精通道學?若能投其所好,說不定便可化禍為福。”

“險些忘了,此事不可明著來,最好不著痕跡,主動在陛下面前表現太過刻意,也容易被群臣斥作奸佞之流。” 他轉眼間就出了個主意,興致勃勃地說,“……我看京城的道真觀就不錯,陛下不時便會請觀主入宮,交流道學。你可尋機與觀主赤霄真人相識,若能讓赤霄真人主動在陛下面前提及你,便是極好。”

蕭原說完,見原不為沒有回應,便納悶地問:“止水可是覺得哪裏不妥?”

“……不,並沒有。”原不為默然片刻,“我方才只是思考另一個問題。”

……這一連串操作並不復雜,但能夠轉眼間就想出來的人卻不簡單。整套流程簡直可以寫成一本#奸佞上位手冊#了。

——只是,你為什麽這麽熟練啊?

這一刻,原不為非常懷疑,倘若沒有他的到來,在既定的命運走向中,眼前這一臉積極替他出主意的青年,該不會就是將來大夏最大的奸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