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精彩而又狗血的歷史大作(第3/4頁)

厲帝掛了,他的劍有毒,所以大皇子也死了,婉後成了這場權力之爭唯一的幸存者。

就當所有觀眾以為,“武則天2.0”要橫空出世的時候,婉後被青公主一把飛刀帶走。

原因是婉後逼殺了她父皇,而且還連累了大皇子,殺完婉後,青公主也自殺了。

兩場夜宴。

兩波團滅!

皇室的人死的幹凈,只剩下一群文武百官面面相覷。

大部分的觀眾也都是一臉懵逼,這電影什麽玩意啊,一家人一通亂殺,最後全特麽死了,編劇有病吧。

左樂倒是大概看出了導演和編劇的用意,這部電影主題很明確,就是諷刺皇家權力傾軋,

暗喻皇家在封建禮教和權力欲望的壓迫催使下,人性陷入瘋狂,變得人不人,鬼不鬼,倫理道德拋之腦後。

最終結局全家死光光,也是對皇權封建的專制制度的反思和批判。

……

坦白說,左樂對《黃金夜宴》的內涵立意還是很喜歡的,有深度。

尤其是前半段,拋開那些亂七八糟的狗血感情戲,真有幾分《雷雨》的感覺。

而且把《雷雨》的反封建家長的主題,直接提升了一個層次,變成反封建皇權專制,不敢說是升華,但也算是另一種的詮釋。

而後半段借鑒莎士比亞《王子復仇記》的大皇子戲份,有點狗尾續貂之嫌。

而且可能是是由於時長原因,鋪不開兩段劇情,相比於前半段重陽夜宴,第二段劇情進展明顯有些單薄和焦躁。

特別重頭戲第二場夜宴,反派厲帝死的太潦草,大皇子和婉後死的也莫名其妙,有點強行劇情殺的意思。

對比前半段那場壯觀無比的戰爭戲和左樂最喜歡的收拾戰場、重擺夜宴戲份,第二場夜宴一點也沒有大結局應有力度。

從劇情線來看,用虎頭蛇尾四個字評價毫不為過。

此外《黃金夜宴》還有不少優點,無論是畫面、攝影、服化道、配樂盡皆水準極高,甚至可以說是華語影壇頂尖水平。

演員演技也沒得挑,除了周天王稍稍有些拉垮,其他演員都沒有辜負自己的影帝影後榮譽,貢獻了一場相當精彩的演技盛宴。

幾場皇帝&皇後,厲帝&婉後的帝後飆戲,讓左樂看的大呼過癮,意猶未盡。

這是優點,再說說缺點。

第一,人物關系太亂了。

左樂明白編劇和導演估計是加大沖擊力度,以此來表現皇權專制下的齷齪和肮臟。

但說真的,編劇勁使過了。

一個兩個還好,全家都亂來,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接受的得了的。

第二,感情戲狗血。

這也是左樂認為的最大的敗筆,權力傾軋就寫權力傾軋,非得往裏面加感情戲。

當然,左樂也懂,這些戲是為了體現黑暗中的人性光輝,但太狗血了,都是些不倫感情也就罷了,還特麽非常亂。

你愛她,她愛他,他又愛她,她還愛著他,他真正愛的是她,她實際上愛他……

左樂都快不認識這兩個字了。

其實,《黃金夜宴》電影裏的感情戲並不只有愛情,也有親情。

老皇帝對太子和三皇子有父子之情,三皇子也很孝順皇後,厲帝陰險狡詐,卻對青公主寵愛有加,大皇子回來復仇時,也常常想念兒時和幾個玩耍的情景。

但操蛋的是,托那些不倫感情的福,觀眾們想法都被電影帶跑偏了。

哪怕電影中表現的是親情,大家也自動往歪處想,例如——

三皇子為了皇後拼命,是不是心裏也有點兒想法,厲帝愛女狂魔的背後,有沒有難以言說的情感。

別說普通觀眾,就是左樂都有點含糊,是不是有哪道感情線細節藏的深,自己沒看出來。

第三,演員表演方式和台詞,不接地氣。

大部分的主演,演戲都是一副高深莫測的姿態,台詞雲山霧罩,特別裝逼。

其實設定倒是挺符合他們的身份,皇家嘛,端著身份,說話彎彎繞很正常。

但對於部分觀眾就相當不友好了。

圈內有句俗語,永遠不要高估觀眾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商業電影,奔的是票房,你和觀眾打啞謎,觀眾花錢買票看了一肚子問號,這不是置氣嗎。

要光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劇情不是很難,有少數看不懂的關節,也不礙大局。

但最關鍵就在於,《黃金夜宴》的敘事風格,有點偏話劇和莎士比亞的戲劇風。

實話實說,沒有經過一定熏陶的普通觀眾,看看話劇還行,但要是看莎士比亞,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適應。

就跟普通人初看京劇一樣,不懂關竅,領會不到其中的魅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黃金夜宴》走“華洋結合”的路子,無疑是很不討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