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死劫(第2/3頁)

“算了,反正到了附近,我就隨車回去,沈莊我不去了。”

宋青小聽了這話露出淡淡的笑容,上了這車,又哪裏有這麽容易就能回去的。

“只是那厲鬼魂飛魄散之前提到的他/她到底是誰?是人是鬼?在百年前的屠城事件中到底是個什麽樣的角色?”

她頓了頓,又接著說道:

“而死於百年前的冤魂,中間一直安分守己,卻又為什麽會在百年之後重現人間?”同時還鬧出這麽大動靜來。

沈莊本身富裕無比,又因當年屠城一事名聞天下。

作為桑蠶業發達的城市,其富庶引來了不少全國各地的商賈,這樣一個城鎮出現如此嚴重的鬧鬼傳聞,必定會傳揚全國,引來全國驅邪鎮妖的和尚、道士以及修行者們。

臨出發前,宋長青曾經說過,沈莊已經開出天價,招攬能人異士,像宋道長這樣攜徒弟前往沈莊的修士不知凡幾。

這樣的結果,沈莊內的那些已經蟄伏百年的老鬼們有沒有預料到?

亦或是已經料到了,可這些陰魂卻並不在意?

“唉……”

老道士長長的嘆了口氣:“其實沈莊那裏,本身位置就有問題。”

“百年之前的屠城事件之前,我的師傅曾經前往過那裏,說那裏是養煞之地,遲早都會出事。”

宋道長說到這裏,就見到小徒弟的眼中露出‘願聞其詳’的神情。

她的一雙眼睛微微睜大,眼神清澄。

昏暗的天色之下,周圍陰沉無比,她腮頰微潤,就像是這陰森環境之中的一抹亮色,格外鮮明。

老道士哪怕心情因為這沈莊一事而煩躁無比,可一見小徒弟認真的眼神,心中卻格外滿意她此時‘好學’的勁兒,當即溫聲解釋:

“沈莊的位置不錯,四面環水,北接永清河,南接內運河。”

而永清河則連通各大河海流域,四通八達的水上交通,注定了沈莊繁榮的貿易。

但巧就巧在這兩條截然不同的河流之內。

“我雲虎山一脈自古星相占蔔最是靈驗的。”哪怕是性格嚴肅的老道士,提到師門的時候,臉上依舊閃過一絲隱晦的自得:

“上北下南!照我雲虎山一門的傳承風水秘術看來,永清河在北面,其水屬陽;而南面的內運河位於下方,則屬陰水。”

沈莊恰好位於兩水交匯之間,如同夾雜在陰陽之間的一點地,就形成了絕佳的特殊地勢。

“此地若是用以建山立派,其心正、陽足,則門派繁衍,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照他當年的師傅所言:“就是門派之中若是修行者,心向大道,則有可能脫胎換骨,位列仙班;而若是心向凡塵,前往人間,便是養出帝王將相之才也不在話下。”

這話大逆不道,當年還在晚金統治期間,自然不好亂言。

“而如果此地用以養煞,集陰陽之氣,則會養出為禍三界的魔煞來。”

物極必反,唯有取居中的平衡之道,緩慢發展,才大有可為。

所以一直以來,真正的有識之士一直在觀察沈莊,而沈莊的繁榮富裕也並非偶然。

宋道長說到這裏,看了宋青小一眼:

“一百多年前,你的師祖與舊友途經沈莊的時候,就感應到了那裏非凡的氣運之中,又好像透出一絲怪異的紅氣。”

道家重‘氣’。

雲虎山一脈的修行之中,以紫氣最佳,畢竟當年道家先祖老子騎牛過函谷關,紫氣東來,所以紫光是大吉之兆。

而當年沈莊的沖天紫氣之中,又像夾雜一絲紅影,便有些不詳了。

“他老人家恐這紅氣不吉,害怕會出大事。”果不其然,在十多年後,便發生了沈莊被屠,成為死城一事。

雖說不久之後,因為其特殊的陰陽交界地勢,使得沈莊又再度崛起,可是這並沒有令宋道長的師傅安心。

“他老人家仙遊之前,曾叮囑過我,要我盯著沈莊,恐怕當年那絲紅煞之氣會再生事端。”

牛車之上的眾人聽到這裏,都不由齊聲驚嘆:

“老仙長真是活神仙,算得半點兒都不錯。”

“有老仙長這樣的神人在,沈莊有救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吹捧,說得原本靜寂的牛車之上竟然熱鬧了起來。

“師傅他老人家自認修為低微,雖然算出沈莊有大劫,可卻認為解決這樁大劫的契機不在他身上,所以七十多年前,脫去凡胎位列金身的時候,曾把此事交給了我來辦。”

面對眾人的恭維,老道士並沒有露出得色,而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

“可惜我修為還不及他老人家一半,真是丟了他老人家的臉。”

宋青小聽他說到這裏,不由心中一動:

“這就是您此次前往沈莊的由來?”要解沈莊內的這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