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2頁)

沈絳曾在江南待過數月,江南哪怕是在冬天,依舊會保持幾分綠意盎然,小橋流水的精巧,似乎鑲嵌進了江南的骨髓之間。

美得精秀,美得細致。

而這一路往西北而行,哪怕如今是春日,周圍也是肉眼可見,越來越多的黃色。

騎馬一整天下來,頭發上全都是細細的黃沙。

仰天關位於勾注山脊,地處要塞,山嶺高峻,溝澗曲折,是以雄關依山傍險,乃是大晉阻擋外敵的第一道軍事防禦線。

因此仰天關又有‘三邊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之名。

西北大營便在仰天關內,與臨近的雍州城也只有不到二十裏的距離。

沈絳他們越是靠近雍州城,就能感覺到那股緊張肅殺的氣氛。

西北大營主帥沈作明戰死的消息,早已經藏不住,邊境百姓難免人心惶惶。

沈作明乃是一直擋在他們面前的那尊戰神,誰都沒想到戰神也會有死的這一日,原本以為那些戰事都被擋在仰天關之外,可是現在隨時都有被兵臨城下的危險。

誰都不知道,一覺醒來之後,北戎人的鐵蹄會不會踏破他們的家園。

甚至沿路的官道,沈絳看見了舉家遷徙的人。

這日沈絳在路邊歇息,就瞧見一大家子也停了下來。

她拿著手中的面餅,細細嚼著,對面的小女孩似乎有些餓,一直盯著她的面餅看個不停。最後還是沈絳主動掰開一塊,遞了過去。

小女孩望著她,又望著身側的阿爺,並不敢接下。

沈絳塞到她手裏:“吃吧,姐姐包裹裏還有好些幹糧呢。”

“這位小姐,使不得,”小女孩的爺爺趕緊道。

沈絳輕笑:“能遇到都是緣分。”

隨後小女孩的爺爺這才點點頭,小女孩接過面餅。

沈絳忍不住問道:“老人家,你們這是從哪兒來,又要往哪去?”

“我們從雍州來,去往關內,不管去哪兒,總比待在這裏好。”面前頭發胡須皆白的老者,哪怕一眼就能看出是一輩子在土裏刨食的莊稼人,卻依舊有種被歲月歷練的睿智。

聽到這話,沈絳忍不住問道:“雍州的情況不是還有二十萬大軍?”

老者搖搖頭,嘆息道:“長平侯一死,誰人能撐起這片天地,我聽說北戎部落出了一個了不得王子,長平侯便是死在這人手中。咱們雍州要變天了。”

沈絳捏緊手中面餅,低聲說道:“老人家何必說這樣喪氣的話,長平侯不在了,不是還有其他將軍。”

“不是老朽要說喪氣話,其他將軍一直以來都在長平侯手底下打仗,如今主心骨倒了,誰能站起來撐起這片天。”

沈絳仰頭看著頭頂,雖說塞北的環境惡劣,可是景致卻是格外大氣壯闊。

特別是頭頂的這片天空,沈絳從未在京城或是江南,見過這樣遼闊湛藍的天空,如同被水洗過的藍色,幹凈的讓人舍不得眨眼睛。

空氣中吹過的風,都帶著塞北的味道。

沈絳沉寂了片刻之後,緩緩開口:“有的,衛楚嵐死後,有沈作明。如今沈作明死了,也會有新的戰神出現,保護這片土地。”

老人家聞言,臉上極是驚詫,許久,他輕聲說:“沒想到姑娘小小年紀,竟還有如此見識,衛公的名諱,老朽也不知多久沒聽人提起過了。”

他這麽一說,讓沈絳也是一驚。

她沒想到一個鄉野老者,居然也知道衛楚嵐。

沈絳禁不住問道:“老人家,你也聽說過衛楚嵐?”

“你這小姑娘,小看我老頭不是,衛公雖然已經死了十八年,可是他的名諱,老朽又怎麽會忘記。而且我想這仰天關內的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從未忘記過。”

從前沈絳只在衛楚嵐的舊部口中,聽到關於他的只言片語。

先前先生怒極斥她,沈絳清醒之後,心中也有後悔。

如今她頭一次從一個陌生老者口中,再次聽到關於他,便忍不住問了起來。

大概也是因為在這道上,不用擔心周圍有探子,又因為沈絳乃是陌生人,老者似乎止不住了話匣子,他說:“當年衛公年少,便投身西北大營,不過幾場仗打下來,便叫所有人都知曉了他的厲害。”

“就說他對付那些北戎蠻子,那叫一個英勇,永隆三年時……”

老者似乎也難得有這樣的談性,說起來陳年往事,神采飛揚,最後不僅沈絳坐在一旁聽著,就連清明還有其他侍衛,也紛紛坐下,聽著他說話。

說到精彩處,眾人大笑不已,唯有沈絳心頭有著淺淺感慨。

原來他是這樣的衛楚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