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5頁)

端王腦子像是被一陣風吹過,有種茅塞頓開的頓悟感。

他雙手合攏,急急說:“魏王因為仰天關一事,被父皇圈禁,這輩子已是完蛋。老六、老七還有老九這些人都是不成氣候的,在朝堂上說不上什麽話。”

“只有我,只有我才能替父皇對抗太子。”端王越想越興奮:“只要我對父皇還有用,他就不會輕易動我。”

眼看著他整個人興奮起來。

霍遠思卻一盆冷水潑了下來:“還不夠。”

“如今你有這樣大的過錯被皇上捏著,若是沒有轉折的話,皇上為何要保你?簡直是癡人做夢。”

端王愣住,許久,他說:“轉折?什麽轉折?”

“若是太子犯了比你還大的罪呢。”

端王忍不住皺起眉頭,他在揚州所做之事,樁樁件件都能殺頭,太子犯了比他還大的罪過?除非是……

他忍不住瞪大雙眼,朝外張望了一眼,壓低聲音道:“謀逆?”

一國儲君,地位尊崇,除了謀逆之外的大罪,還有什麽能動搖他的地位。

端王一顆心砰砰亂跳,他低聲問:“舅父,難道你收到了什麽風聲?”

如果太子真的有這樣大逆不道的心思,那可真是老天也要助他謝昱瑾登上皇位。

霍遠思倒也不避諱,他說:“皇上任由你與魏王勢力做大,對太子是時常嚴厲呵斥,太子早已是如坐針氈。你以為他就真的毫無怨念,沒有想法嗎?”

太子年紀漸長,不僅未能得到聖上的肯定,反而屢屢被斥責。

身為儲君,他顏面何存。

“況且他未必就沒在與虎謀皮。”霍遠思眼眸冷厲。

端王瞧著他這模樣,頗有些好奇問道:“舅父,你是不是已經有了太子的把柄?”

要不然為何舅父要如此說呢。

霍遠思轉頭望著他:“好了,您先不要太過擔憂。哪怕世子殿下帶回了證人,要想真的定下案子,只怕也要查證一番。咱們還有時間謀劃。”

端王此時才真真正正服氣,他恭敬道:“是我魯莽了,如今一切都望舅父力挽狂瀾。”

*

這一夜元宵節,直至夜半,人群才漸漸散去。

沈絳回到家中時,已是疲倦的話都不願多講。她摘掉釵發,洗漱之後,趕緊上了床榻歇息。

只是她沒想到,這一睡,竟又迷迷糊糊做起了夢。

這次她好像依舊是旁觀者的角度。

大街上兵卒來來回回,儼然全城都在戒嚴,不時有人被從家中拖出,慘呼聲不斷,哀求聲連綿。

往日裏最為繁華的大街上,都瞧不見客人。

零星有幾個行人走過,都恨不得夾起尾巴做人。

轉眼間,似乎又過了好些日子,街面上總算恢復了些生氣,只是各個還是如履薄冰。

城墻上貼著告示,這些以來午門砍下的腦袋,一顆接一顆。

“你說這太子怎麽好端端的就謀反了呢。”只見有一人輕聲嘀咕。

他剛說完,身側的人趕緊左右張望:“你不要命了,這些天錦衣衛滿城的抓人,你小心犯了口舌,被錦衣衛抓進去。”

“咱們小心點不就行了。”

其余眾人大約也是實在憋不住,議論不休起來。

“我聽說太子謀反這案子,還跟十八年前的一個大案有牽扯。”

“十八年前什麽大案?”有個年輕人問道。

說話這老丈忍不住得意的摸了摸胡須,搖頭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到底還是見識少,你們可知衛楚嵐。”

“衛楚嵐是何人?”

這老丈長嘆一口:“不可說,不可說也。”

太子乃是儲君,如今太子被廢,國本動搖,倒是讓端王得了便宜,登時成了下任太子的最佳人選。

轉眼又不知過了幾個月。

端王在朝中勢力似乎越大,眼看著要成為眾望所歸的太子人選。

不想,又發生一件大事,竟是禦史以死血鑒,說端王居心不良,與揚州知府張儉私開鐵礦,私造兵器一案脫不了幹系。

更是當庭拿出了證據。

饒是端王矢口狡辯,可是鐵證如山。

一時間,如日中天的端王竟也一下子傾覆,朝堂上真可謂是波詭雲譎。

翻雲覆雨都在一瞬之間。

只不過端王倒下後,永隆帝的身體似乎被這連番不斷的變故擊垮,一下病倒床榻間,就在朝臣無措時,一個人站了出來。

皇上似乎因太子和端王之事後,再不想輕信自己的兒子。

雖然此人不是皇子,可皇帝反而對他信任不已,朝堂之上諸多事宜,令他與內閣之間,一同決斷。

至此此人權傾朝野,殺伐決斷,無人敢撫其逆鱗。

朝堂上下眾人不敢直呼其名,只得恭敬喚一聲殿下。

只可惜過往今來,權臣似乎都沒有好下場。

不知過了幾年,又或者更短的時間,老皇帝似乎不行了,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帝位該傳給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