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6頁)

因為揚州到京城的驛站一直有人看守,尋常信件入京,都會被查驗。

謝珣去了揚州後,一直未曾送回消息給皇上。

如今回來,皇上等著他回稟。

謝珣垂首道:“揚州之事,事關重大,臣不敢妄議,但已將賬冊帶了回來,還請皇上過目。”

“你居然將如此重要罪證帶了回來。”

永隆帝暗贊了一聲,不由又朝謝珣看了幾眼。

一直以來,謝珣都是不溫不火的模樣,對朝政之事,並不上心。先前還險些鬧出出家這樣的皇家醜聞,也虧得皇帝對他縱容。

謝珣將最重要的幾本證據,呈了上來。

這個張儉不知是過分自大還是如何,他所有的證據都那麽明目張膽放在他的書房,只做了簡單遮掩,被錦衣衛的人一下就搜了出來。

皇帝看著證據,一字一句,直至雙手捏得發白。

周圍內侍見狀恨不得都縮起脖子,不敢發出一丁點聲響。

不知過了多久,皇上將賬冊狠狠摔在案桌前的金磚地面上,折子翻了幾翻,最後攤落在地上,他胸口上下起伏,忍不住伸手按了下:“這些混賬東西當真是膽大包天,其心可誅。”

殿內的內侍被這一句話,嚇得紛紛跪下。

各個額頭深深抵著地磚,不敢動彈。

永隆帝只知謝珣這次在揚州弄出的動靜極大,可他並不知道這其中內情。

因此他實在是沒想到,揚州這些官員居然敢如此膽大包,開私礦、私制兵器,養私兵,貪汙受賄,買官賣官,樁樁件件都夠牽涉其中的人,抄家流放,永世不得翻身。

謝珣低聲勸道:“皇上息怒,萬不可為了這些人氣急勞神。”

皇帝深吸一口氣,搖頭:“老四出事之後,我原以為他們會收斂幾分,沒想到一個個竟是如此貪婪。”

張儉在揚州貪墨了那樣多的銀子,除了鑄造兵器之外,還有一部分都給了趙家。

這個趙家是三皇子謝昱瑾王妃的娘家。

先前折了一個四皇子不說,如今又有一個三皇子。

在這一刻,永隆帝更能感覺到自己的無力。

若是他年輕力壯時,這些兒子誰敢起這等貪婪的心思,不管心底如何想,面上總是各個恭恭敬敬。

如今他的這幾個兒子,有誰是沒有小心思的。

永隆帝雖不喜太子,可他也從未動過廢棄太子的心思。畢竟儲君之位,乃是國之重本,隨意更換儲君,便是動搖國統。

他還不至於荒唐到這種程度。

永隆帝握著另外一本證據,擡頭望著謝珣:“程嬰,你說此事該如何是好?”

“微臣以為,此事乃徹查到底,這些證據雖是白紙黑字,但也不排除誣陷之可能性。所以還應先審問揚州知府張儉等一幹嫌犯。”

謝珣之話似乎正對了永隆帝的心思,不管如何,他還是不想輕易動三皇子。

一個四皇子已被當眾貶責,如今再來一個端王,這叫天下人如何看待他這個皇帝,莫非都以為他作為帝王,連自己的兒子都管不好。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哪怕皇家沒有家事,永隆帝還是不想將這件事立即宣揚出去。

“好了,我與你一道去看看太後。”

*

沈絳回來的極巧,第二日正好是元宵節。

她早上起床後,躲在廂房裏看賬本,姚羨可真夠厲害的。

昨個她剛回京城,今個他就把賬本送了過來,美其名曰讓她過目。

這是純心不想她安心過完元宵。

“小姐,小姐。”阿鳶一邊叫她一邊進來。

沈絳翻著賬本,百無聊奈道:“怎麽了?”

阿鳶湊近後,特別神秘道:“小姐,你都不知道我剛才聽到了什麽。”

沈絳:“說。”

阿鳶原本還想賣賣關子,讓她多猜一會兒,可是她這人打小就藏不住事兒:“咱們侯爺,把大姑爺打了一頓。”

“呸呸呸,”阿鳶說完,就在自己的嘴巴上輕拍了幾下:“是前大姑爺。”

沈絳倒是有些驚訝,問道:“爹把方定修打了?”

阿鳶點頭:“可不就是,聽說侯爺出獄之後,在家裏休養了幾天。身體剛一好,就拎了一把刀去了安國公府。要不是安國公親自擋住,只怕大姑爺就要打死了。”

沈絳露出一個開心的表情:“爹爹,做得好。”

一直以來,沈作明雖然在旁人眼中是個能征善戰的大將軍,可是對於沈絳來說,他只是個溫柔又和藹還總是能滿足她各種要求的好爹爹。

沈作明從未對沈絳發過火。

沈絳連他提刀的樣子都沒見過。

所以聽到他居然拎著刀,去安國公府找方定修算賬,居然還挺開心。

阿鳶得意道:“而且那個大姑爺…不是,是方世子的官職還丟了,聽說是他犯了錯,皇上撤了他的職。”

四皇子之事,方定修牽涉其中,西北大營的許昌全,要不是他的話,歐陽泉一個小小香料商人如何能搭得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