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騎白馬的聖人來了!

“此地數百裏之土,乃是吐蕃地勢最低之地,因為在念青唐古拉山之南,向稱山南。”李洛對身邊眾將說道。“前方三十裏,就是察隅山城。今夜,大軍就在察隅山城歇息。”

“遵旨!”

唐主棄車換馬,被中軍侍衛團團簇擁著行進。他看著前後左右滾滾向前的唐軍將士,個個氣息彪悍,步履矯健,不禁暗自點頭。

唐軍采用後世的高強度訓練手段,思想上也通過會社和武道常抓不懈,砥礪打磨。加上優厚的待遇榮譽,以及領先於世的裝備和組織制度,成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軍事集團。

唐軍新兵招募時,就對身體素質和年齡有較高的要求。入伍後,新兵步兵必須苦訓一年才能上戰場。騎兵必須苦訓兩年才能上戰場,而且騎兵新兵招募時就要會騎馬。

這使得唐軍單兵戰力極強,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和唐軍戰士單兵對抗。

這是李洛得以恢復中原,征服四海的憑借。這個世界,除了後勤和距離,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打敗唐軍。

只有後勤和距離,才能停止唐軍征服世界的步伐。

比如這次進軍吐蕃高原,唐軍就只能攜帶較少的糧食,後方的補給隨著大軍的深入,會越來越困難。

不過李洛心中有底。根據大安府(特察局)的情報,吐蕃大貴族有的是糧食,雅魯藏布兩岸的墨脫城和波密城,還存有元軍的軍糧。

還怕沒軍糧?搶就是了。

就說這山南,乃是吐蕃寶地,雅魯藏布江和怒江都流經此處,這裏氣候宜人,土地豐腴,猶如中原,是吐蕃人口最稠密最富裕的地區。

吐蕃王朝的發源地就在此地,吐蕃王朝賴以稱霸高原,一統吐蕃諸部,可見山南地區得天獨厚的優勢。

所以,唐軍此時還沒有進入高原的不適。

這裏,就是李洛收復吐蕃的基地。唐軍將會以山南為後勤區,逐漸控制整個青藏高原。這個征服路線,就和當年的吐蕃帝國興起一樣。

最簡單最有效,代價最小。

漢唐強大時,都沒能將吐蕃高原納入版圖,就是因為路線不對。

而李洛是對的。

唐主舉起千裏目瞭望,看著清澈高遠的藍天白雲、緩坡綠水間的牦牛和馬駝、以及山下的黑帳篷和白帳篷、草場和田畝間勞作的吐蕃百姓,不由露出森冷的笑容。

這裏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祥和寧靜。並不太高的海拔,以及雅魯藏布江和怒江恩惠的肥美土地,本該成為世外桃源才是。

可其實不是那麽回事。

因為吐蕃人,絕大部分是農奴!

農奴和農民,一字之差,其實相差甚遠。中原農民是自耕農,自古士農工商位列第二。文帝說:夫農,天下之本也。

中原農民苦,本質還是吏治問題,農民政治地位並不低。中原農民只要供出一個讀書人考取功名,就立刻變成統治階層。朝做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上升通道是打開的。

可是在吐蕃,農奴本質上是奴隸,不是貴族之奴,就是寺院之奴。他們不光在經濟上為奴,人身關系上為奴,就算在政治地位上,也很低賤卑下。

貴族就是貴族,農奴就是農奴。現在的貴族,幾乎還是當年吐蕃王朝時的貴族,現在的農奴,幾乎還是當年吐蕃王朝時期的農奴。

農奴不但要承擔繁重的賦稅和勞役,人身上還是貴族和寺廟的私屬,還要無償替貴族打仗。為了便於統治,農奴還被分為強巴、堆窮、朗生三級。不過,就算最高級的強巴,也不如中原的佃農。

高原歷史上,農奴不堪壓迫也數次起義。盛極一時的吐蕃王朝,就是在農奴大起義的打擊下瓦解。不過,農奴起義也毫無例外的都被鎮壓。

更諷刺的是,自從密宗佛教徹底統治了高原,後世農奴起義就很少發生了。由此可見,密宗對於農奴精神上的控制。

李洛此來,不光是為了收復吐蕃,將元軍趕出高原。他還要徹底粉碎農奴制度,還吐蕃百姓一個朗朗青天。

朕,大唐皇帝,就是你們的救世主,是你們的天可汗。

所以,大安府(特察局)的特務們早就在行動了。

此時,整個高原上到處都在流傳,有一位和吐蕃關系匪淺的聖人,會騎著白馬降臨高原,解救受苦受難的吐蕃百姓,讓他們不再做牛做馬。

唐軍才剛到察隅,很多地方的吐蕃百姓,就開始祈盼,聖人會真正降臨。

可以說,暗流洶湧的吐蕃高原,人心已經開始分化了。

“陛下。”李旺珠道,“察隅是雅桑萬戶府轄地,雅桑萬戶在十三萬戶中勢力最小。”

李洛點頭。關於整個吐蕃的綜合情報,他早就了若指掌。

可吐蕃各地貴族,包括宣慰司和宣政院(薩迦政權),卻都不知道唐軍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