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官家用印便是!

由於即位很倉促,趙顯沒有準備冕服(朝服),只能穿著通天冠服主持大朝會。通天冠服可不是公服那樣大紅袍加烏紗襆頭,而是僅次於冕服的禮服。

說起來,這身通天冠服,還是在大都府庫中翻出來戰利品,他的主人是宋度宗。

趙顯穿著父皇的通天冠服上朝,心中不由酸楚萬分。

然而,群臣穿的則不是宋朝禮服,甚至不是公服,而是蒙元的質孫服。

沒辦法,太倉促了,根本搞不到以前的官服,別說朝服,公服都沒有。

這就顯得不倫不類,場面其實非常尷尬。

尤其是小朝廷的大臣,幾乎都是南宋降臣,他們可是熟知大宋輿服禮儀的,明知不對,無奈之下卻必須要將就。

幸好,大殿還是足夠氣派。禦馬和禦輦等都還齊全,黃麾陣雖然人數不夠,也有上千人。樂工也有兩三百,還是忽必烈借的。

大慶殿是嚴格按照禮制修建的“三墀殿”。從皇帝禦座往南,共分為龍墀、丹墀、沙墀。

所以,整個大慶殿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三級台階。皇帝的禦座在最上面,第二層是龍墀,第三層是丹墀,最下層是沙墀。

龍墀上,要陳列禦輦、禦仗、禦馬。

李洛如果在此,一定會感嘆,這才是真正的華夏宮殿,三墀啊!

後世很難想象,宋朝皇帝大朝,寶座兩邊還要陳列禦車禦馬,大殿上還要有數千人的儀仗樂工,那需要多大的宮殿啊?

能裝上萬人的三墀大殿有多大?自己想。反正和紫禁城所謂的三大殿根本不是一回事。事實上不光宋朝大朝會如此,隋唐大朝也差不多。

後世影視劇中,皇帝坐在高台上,下面就是一幫大臣,殿門一眼就能瞅見的情形,演明清戲還湊合,可要是演唐宋戲,那多半是扯淡了。

人家的金鑾殿可沒這麽小,也不是一塊平地加一個高台那麽簡單。

明清那是過家家,畢竟沒見世面,唐宋那才是真排場。

然而此時,大慶殿太大,一千多人在裏面比較空曠,尤其是深處陰暗一片,顯得很陰森。

樂工們的奏樂,不知為何怎麽聽怎麽不對味。大殿中舉行的唱禮,舞蹈朝拜,祝酒,展貢等程序雖然也對,可就是令人感覺有些詭異。

至於為何詭異,開始眾人也難以言說,但是隨著群臣下拜舞蹈,眾人才終於知道怎麽形容這種詭異了。

就像是一個本來死去多日的人……突然又像正常人那樣爬起來吃喝拉撒。

你說詭異不?

大宋亡國多年,突然就這麽活過來,當真如同死人詐屍。

就連十七歲的皇帝趙顯,此時也看不到多少高興的神色。

這個皇帝是忽必烈逼著自己做的,大臣們也都是降元漢臣充任的,宋軍也是元軍漢軍充任的。

他不過是個提線木偶,根本做不了主。就是新上任的宮中侍衛和宮人,也都是元廷派遣的。他這個皇帝,其實還是囚徒。

只是百姓不知道而已。百姓只知道韃子退出中原了,大宋復國,日子應該能好過些了。

這中原,看似是恢復大宋了,看似蒙元撤了,可實際上還是在忽必烈的掌控中。

忽必烈擔心漢人都起來造反,配合李洛北伐,就把中原丟給自己,讓自己來平息北地漢人的反抗,他好漁翁得利。

如今倒是好了,自己被忽必烈架在火上烤,這將來不測之險……

想到這裏,趙顯就如坐針氈,大殿中的所謂朝賀舞樂,竟然根本聽不進去。

他隱隱約約記得小時候,在臨安皇宮即位,那才是真正的朝賀啊。雖然當時他太小不懂事,可也能看出大臣們敬畏自己。

可現在呢?雖然他們在下拜舞蹈,可卻感受不到那種敬畏,有的只是敷衍和冷漠。

他們,不過在走過場而已。

趙顯幹脆閉上眼睛,懶得再看。

他煩了,累了,也怕了。

留夢炎等大臣敷衍了事的下拜,舞蹈,好不容易結束,這才松了口氣。

說實話,留夢炎如今還是忽必烈的臣子,他的任務,就是將趙顯握在手裏,挾官家而哄百姓,能維持就維持,維持不了,就逃到河北。

為了給偽宋面子,元廷也派了“使者”在觀禮,還向偽宋送了賀禮,恭賀“大宋復國”。

接著,兩國就簽訂了密約。密約規定,大宋不但向大元稱臣,還要約為父子之國,趙顯既尊忽必烈為君,也尊忽必烈為父。

然後,每年輸送“歲糧”兩百萬石,“歲帛”一百萬匹,食鹽三十萬石。大元不要金銀,只要糧帛鹽。

這當然是早就定好了的。

元廷要是直接統治中原,不但錢糧越來越難征收,反元大起義還隨時會爆發,唐軍再北伐,那就全盤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