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虎老雄心在……畫汙恨意長(第5/6頁)

“爹。”崔秀寧走過來,看了看顏鐸的臉,“傷口還癢不癢?”

“不癢了。”顏鐸搖頭道。

“娘親。”李征甜甜的喊了一聲,抱住崔秀寧的腿。

崔秀寧在傍邊坐下來,很快那只母狐狸就拖著尾巴跑過來,很親昵的圍著崔秀寧,努力像狗那樣笨拙的搖著尾巴。

這是崔秀寧和李洛來到這個時代後的第一個“夥伴”,在最艱難的日子,崔秀寧也不忍不管當時懷孕的它。

三月的春光很美,陽光也很舒適。崔秀寧忽然發現,已經很久沒有出去散心了。真的太忙了啊。

這說明唐國的制度還不完善,尤其是中央官員缺乏。

三人坐在石凳上聊著家常事,夾雜著一些李征聽不懂的政事。

忽然,顏鐸猛的坐起來,“你剛才說什麽?忽必烈在仿制火器?已經在招募新兵?”

崔秀寧點頭:“忽必烈上月初去了保州火藥坊。這月就秘密招募火器軍。但是,他們的火藥還是不行,出來的火器樣品也不行。不過,比起以前的突火槍,還是強多了。”

元軍火器作坊,是特察局很早就布局的地方,忽必烈根本無法隱瞞。

顏鐸想了想,“忽必烈可能要對西邊用兵了。”

什麽?對西邊用兵?

崔秀寧一愣,元廷仿造唐國火器,那是不可避免的事,元軍吃了那麽多虧,不可能不重視。可她以為,元廷仿造火器,是來對付唐國的。

“爹認為,元廷大造火器,編練火器軍,不是對付我們?”崔秀寧問。她在軍事大略上,不如顏鐸。

“應該不是。”顏鐸沉吟道,“為父很了解這些蒙韃的想法。他們,是絕對不會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的。”

“忽必烈不可能不知道,元廷新造的火器比不上大唐。這東西,也不是那麽快就能仿制成功的。可他還是要大造,肯定不是對付我們,因為我們的火器比他強得多。”

“火器兵訓練起來遠比騎兵容易。元廷火器又不如我們,人口不如我們。他要是編練火器軍對付大唐,那才是傻。”

崔秀寧明白了。想想也對。別說元廷火器比唐軍火器差一大截,就算完全仿制成功,和唐軍打也難以占到上風。火器對後勤依賴很大,機動性差,很難和騎兵快速移動。

難道,是為了對付西邊諸汗國?

如果忽必烈多了厲害的火器,那麽就能讓沒有火器的西道汗國吃個大大的虧。就像李洛在南方對付元軍那樣。

顏鐸想了半天,“如果老夫是忽必烈。很可能在火器軍成軍時,大張旗鼓的西入吐蕃,擺出繞道南征的架勢,卻突然順著吐蕃攻入西域,滅掉海都。”

崔秀聽了,有點難以相信。但顏鐸的話,她也不敢掉以輕心。

……

大都,廣寒宮,鷹房。

忽必烈正和幾個心腹大臣密議。自從南方大敗,忽必烈行事是越來越小心了。幾乎沒有在朝堂上商議軍機大事了。

很多命令,都是以密旨定向送達,還叮囑不要讓其他人知道。

他不知道特察局的存在。但這個老人有著老獸那樣的直覺。

他覺得不放心。

“大汗,新出來的火器,威力還是不如叛軍。”伯顏拿著一杆帶著引火繩的火銃。

這火銃是最近才趕制出來第二代樣品,槍管是用鐵皮卷起來打造的。

“差多少?”忽必烈問,摩挲著火銃。

伯顏道:“據說叛軍的火銃,能在四十丈內破甲。射速也快得多。這火銃嘛,只能在二十仗內破甲,而且射速也慢的多。”

忽必烈嘆息一聲,“就是說,結成豆子的火藥威力雖然大了不少,但還是不如叛軍火藥,到底哪裏還有問題?”

伯顏笑道:“大汗英明睿智,已經窺探造化之力了。這火藥比以前已經強多了。等再過一年半載,一定又有進展。只是,要對付叛軍,這火器,這火器……”

他不敢說出口,卻認為用叛軍之長對付叛軍,實在是不妥。

大元的火器再厲害,也比不過叛軍啊。就是訓練火器兵,人力和物力上也比不過占了江南四川的叛軍。

要知道,整個北方,百姓加奴隸加流民,估計也就兩千多萬。

花費大量物力財力和叛軍拼火器,怎麽都是吃虧的。

忽必烈放下火銃,“還是弓箭拿著舒服,爽氣啊。”他看著伯顏,“誰說朕要用火器對付叛軍?”

伯顏頓時明白了,他指指西邊,“大汗的意思……”

忽必烈點點頭,一邊親自喂食一只海東青,一邊說道:“伯顏呐,聰明的獵人,會只盯著一只獵物麽?”

伯顏和安童等人一起搖頭。這個道理,就連蒙古少年都懂。

“海都他們想趁機造反。他們不想聽朕的話,還想趁著雄鷹捕獵時射鷹。他們讓朕很失望。唉,他們不是聰明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