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忽必烈震怒,唐國公逃亡!

忽必烈知道李洛假冒高麗人後,會不會因為李洛的軍功放他一馬?畢竟不是謀反麽。

絕無可能。

因為無論是元廷還是高麗,都極其看重根腳門第,冒充貴族身份,本就是大罪。而且李洛還是欺君之罪。就算謀逆之罪還沒查實,光冒充高麗人謀取元廷高官的欺君之罪,也必定會撤職查辦。

現在可不是十年前了,你要是漢人,就算再能幹,也不能做張弘範那麽大的官兒啊。你是通過冒充高麗人身份,才迷惑了元廷,爬到這麽高的位置。

不然,元廷放心讓你當征東大將軍,征南大將軍,封疆大吏?

不是欺君,是什麽?

那麽,李氏有沒有可能替李洛隱瞞,甚至幹脆承認李洛是仁州李氏子弟?

畢竟他是越國公,大元名將,湖廣平章政事,屬於高麗人的榮耀。承認他,對李氏難道不是有利無弊嗎?

也不可能。

像李簽這樣的老政客,怎麽可能是傻子?

李洛可是在中原出身長大,他既然來到高麗冒充李氏子弟,加上他曾經編練的鄉勇都是漢人流民,那不用想,他必定是漢人。

一個漢人,處心積慮冒充高麗人,做了元廷高官,從始到終都在謀取兵權,再聯系湖廣爆發的造反……倘若李簽還認為李洛只是為了做官,那他也太遲鈍了。

所以,李洛斷定,為了防止被自己連累,李氏必定會稟報元廷,撇清李氏和自己的幹系。

李洛雖然巴不得身份暴露,但卻不是現在。他希望自己一切準備就緒時,再通過特察局的手段制造輿論炸彈,主動暴露自己的漢人身份。

可是現在,卻早了些,他並沒有完全準備好。最後一批軍械物資還沒有到位,劍門和武關還沒有占領,長江水師仍然有大半是元軍,還沒有替換完,就是他自己,也還在湖廣內地……

就差一個多月啊!李洛在湖廣的計劃,最多完成了七八成。

可惜了。

李荊說道:“君上,屬下分析李氏必定會立刻稟奏元廷,他們不敢承擔風險。屬下猜測,元廷應該已經知道了,說不定忽必烈的聖旨已經出了大都。請君上立刻動身回海東!君上放心,最後的事情交給微臣即可!微臣會盡力策劃攻占兩關!”

李洛神色輕松的拍拍李荊的肩膀,“好,那這最後的事物,就交給你辦了。記住,你要多加保重,若真是事不可為,就抽身而退,保命為上。”

李荊含淚下拜道:“謝君上!微臣謹記君上之言!”

李洛也感到事情緊急,特察局從高麗來湖廣報信,只花了七天,速度這麽快,一定是在海津登陸,然後利用自己的官爵通過驛道,騎快馬日夜兼程才趕到。

而如果李氏奏報大都,走海路最多四五天。

也就是說,大都接到李氏奏報,可能已經兩三天了。

大都到鄂州雖然有兩千多裏路程,但驛道非常發達,五天內必到。這麽一算,最壞的結果是,忽必烈的聖旨還有兩三天就會到鄂州!

大都的特務當然肯定知道了,可未必比忽必烈的聖旨更快。

那就只能放棄最後的布置,立刻逃出湖廣。

“來人!備馬!本堂要外出打獵!”李洛一聲令下,所有親衛全部集合,在清理了一些資料之後,立刻出了平章官邸,再出鄂州南門。

回海東最好最快的方式,當然還是坐船。因為湖廣南部平原少山地多,陸路反而很慢。

鄂州官員見平章官人此時還要出城打獵,也不理軍務大事,都是心中鄙夷。但也沒有多想。

李洛率領數百親衛,直驅數十裏外的江岸。

唐國公,開始了千裏大逃亡。

而替代李洛收尾的李荊,也火速北上,負責處理李洛留下來的未競之事。

……

李洛出逃的前三天,元廷就接到征東行省右丞李簽的奏章。

由於征東行省(高麗)比較特殊,李簽很少給元廷上奏章。可李簽這次的奏章,卻讓元廷上下驚掉了下巴。

原來,李簽竟然舉報揭發湖廣平章政事李洛,不是高麗人,乃是冒充高麗李氏,並斷定李洛必是漢人無疑!

李簽說,萬一李洛居心叵測,實與李氏無關,請大皇帝明察。

李簽在奏折中說了事情的經過,說是李簡回鄉探親,才知道李洛假冒。

這還得了?

這是欺君之罪啊!

忽必烈覽奏,久久沒有說話。但大臣們看他的臉色,知道皇帝極為震怒。

一個漢人,冒充高麗人,數次掌握兵權,官任湖廣平章,爵封越國公……哈,他想幹什麽?

李洛是個聰明人,可這個聰明人,為何沒能察覺白蓮教造反?為何沒有及時鎮壓?

雖然李洛沒有留下明顯破綻,但忽必烈如此精明老辣,哪裏會認為李洛僅僅是冒名頂替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