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這試卷,是來搞笑的麽?(第3/3頁)

接下來的試卷,大多數都是狗屁不通,用林必舉的話說,真的只能說是識字,完全不算讀書人。

但是,其中很多人也不乏真知爍見,觀點很新穎。

只有一個叫喬運至的人,真正具有秀才的本事。此人的命題詩,就讓崔秀寧眼前一亮。其詩雲:

“西望中原淚不幹,關山何處是長安。洛河清波飲胡馬,單於射獵北邙山……漢家興亡多少事,竟是今日最心酸。”

這喬運至的經史子集常識題,全對。

六藝中的算術,只錯了一題。

六藝其他項目他選了騎馬和書法,騎術主考的軍官打的是丙,書法麽,崔秀寧給了乙等。

除此之外,文章和策論都很好,不但文辭華美,也言之有物,論證嚴密。

如他的文章:

“趙氏以武將之姿,披黃袍於陳橋,篡柴周於孤寡,此莽操無過也。然唐末五代,武臣兇梟,文臣束手,乃有更叠之頻,社稷多變。此乃有唐尚武風在,而制衡已失也。”

“宋室既開,猶恐覆轍,乃矯枉過正,文華雖彰,而武道淪喪……是以,軍政大事乃陰陽調劑,剛柔並濟,文武相宜,張弛有度,文貴武榮,制衡有效,此乃中庸治國也。”

“武強文弱,乃有晚唐之憂;文貴武賤,更有亡宋之禍。殷鑒不遠,君王當以中庸為綱,以文武為目,綱張目舉,尚武重文,相得益彰也……”

喬運至的意思,是唐使得武將尾大不掉,是錯。宋矯枉過正,重文輕武,導致亡於異族,更是錯。所以,要不偏不倚,文武並重,行中庸之道,提倡文貴武榮,尚武重文,各安其職,相互制衡。

很顯然,這是後世現代實行的法子。崔秀寧是贊同的。

關於唐國之弊,喬運至也寫的很到位:

“我唐之弊,首為大義也。君上托東國世族之名,忍辱負重於元廷,乃術也。然中原百姓,可知其實?設若起兵之日,傳檄天下,以復中原,則名分已失矣。縱使恢復隴西李氏之身,繼承李唐舊業,豈可取信於漢家?”

“我唐之弊,次為兵多民少,勞力不足,豐年勿憂,而奈荒年何?……”

崔秀寧看到喬運至擔心李洛的漢人身份到時難以取信天下漢人,不禁有點吃驚。這個見識,已經很不凡了。

當然,喬運至不知道她和李洛早就有了完全的解決之道,到時,中原漢人絕對會相信李洛是漢人,特察局是幹什麽吃的?

喬運至的解決之道,相對李洛雖然不太高明,卻也是李洛計劃中的其中一條,他主張起兵前在中原散布消息,故意透露李洛的身份。

就是農事考卷,他錯了幾題,但也及格。

崔秀寧毫不猶豫的將喬運至評為一等,也就是秀才。

她決定,讓喬運至擔任縣令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