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決戰於野!(第2/4頁)

“報!日軍已在十裏之內!”探馬再報。

李洛淡淡道:“顏隼,傳我軍令,惑敵!”

“諾!”顏隼沖出大帳,來到中軍大鼓前,“咚”的一敲,頓時九萬大軍皆回首。

接著,顏隼就打出一杆黑旗,畫個圓圈,再一舞。

這是李洛事先安排的“惑敵令”,專門用黑旗。

全軍將士接到“惑敵令”,原本站立的筆直的兵,立刻坐的坐,蹲的蹲,全無一點嚴整的軍容,就是各軍戰旗,也歪歪斜斜。

頓時,肅殺嚴整的軍陣,就變得松松垮垮,不復之前的氣勢。

沒過多久,北方就出現一望無際的大隊人馬,遠遠望去,一片旗幟的海洋,煞是壯觀。與此同時,鐘聲,鼓聲,木笳聲,法螺聲,塤聲,尺八聲,一起奏成一片,悠悠傳來。

這是日軍自古特有的行軍樂,學自唐朝。但如今中原軍隊早已不用。

行軍樂旋律悲壯,蘊含著風蕭蕭兮易水寒,視死如歸的意念。日人一直青睞悲情之美,認為悲情沉郁比樂觀激揚更有力量。這也是為何後世日國的國歌《君之代》,聽著像喪歌的原因。

李洛聽到日軍的行軍樂,也不由有點感慨。

說起來,日國還真是古典華夏的好學生啊。古典華夏在宋代開始斷層,某種意義上講,宋代拋棄了很多古典華夏傳統,開始了徹底的世俗化。

宋代的世俗化,是反封建的第一次人性的解放,因為太過於超前,國民自我意識覺醒太早,又沒有相應配套的生產力,所以被周邊蠻族揍的鼻青臉腫。

慢慢的,行軍樂漸息,大隊日軍已經在前方三四裏處停下,整隊。

緊接著,一個身穿紅色胴丸,背插兩面靠旗的日軍“使番”,騎著木間馬,不緊不慢的向東征軍軍陣而來。

這日軍“使番”來到陣前,用生硬的漢語大聲說道:“請允許,我軍列陣,既畢,則戰!”

說完,使番再次調轉馬頭,奔回日軍大陣。

這也是日軍作戰的一個規矩,兩軍相遇,互相遣使說明,列好陣勢再戰。

當然,這只限於堂堂對陣之下,倘若襲擊或者埋伏,當然不會這麽幹。

難道日軍不怕東征軍突然攻擊嗎?

不怕。

三四裏的距離,穿甲的步兵沖過來那是徒耗體力,而且軍陣必亂,上將不取也。至於騎兵,又不需要刻意列陣,直接就能迎敵。

所以,這只是個戰場禮儀罷了。

不過,東征軍卻沒有派軍使過來,告訴日軍,說什麽允許列陣合戰。

“欸……蒙元蠻夷,果不知禮!”日軍大陣中的總大將少貳經資,鄙夷無比地說道,臉色鐵青一片。

這幾天,他簡直是煎熬無比,焦慮萬分,恨意滔天。

他被該死的元寇騙了,竟然率兵北上防守大宰府,卻不想元寇虛晃一槍。

九州水師盡喪,船只盡失,他變成了聾子和瞎子。

結果,竟然讓元寇潛入有明海峽,直接在毫無防備的大牟田登陸了!

更讓他憤怒的是,元寇登陸後竟然連屠三城,大肆劫掠,如此殘暴狠毒的對待神國百姓,真是奇恥大辱!

在得知消息後,少貳經資大驚失色,原本以為元寇必定很快兵臨大宰府,他兵力不足,所以第一時間就布置大宰府的防禦,打算憑借大宰府的堅城高墻,嚴防死守。

可是等了幾天元寇未到,反而是守衛平戶的北條實政到了。兩人合兵一處,軍勢大振,部下又群情激奮的紛紛請戰,少貳經資等人才決定南下堵住元寇,決戰於野。

水師盡喪後,日軍只剩下八萬余人。少貳經資又緊急動員了大宰府一萬多青壯農兵,湊齊了十萬人馬,這才放心大膽的南下。

他的底氣,主要來源於宇都宮貞綱的近五萬騎兵,以及自己麾下最精銳的一萬“馬回眾”鐵甲兵。

少貳經資的馬回眾(中軍),主要是九州底層武士禦家人子弟組成,人人悍不畏死,是他手裏的一張王牌。

而宇都宮貞綱的近五萬騎兵,數量也數倍於元寇騎兵。

加上哀兵必勝,又有何懼!

如此軍勢,怎麽能貪生怕死的防守大宰府,任由元寇荼毒九州?

所以,必要在此一戰定勝負!

“大將軍閣下,你看我軍陣勢如何?”日軍很快就列好軍陣,然後少貳經資問北條實政道。

此時的少貳經資,也是意氣風發,豪氣幹雲。這神國從古到今,有誰指揮過十萬大軍,與國敵堂堂正正決戰於野?

再也沒有了,只有他少貳經資。此戰若勝,挾救國之功,他未必沒有問鼎幕府的機會。

北條實政是幕府委任的“鎮西大將軍”,名義上是九州日軍的最高統帥,可實際上,最高指揮官仍然是九州防禦總大將少貳經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