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集思廣益(第3/3頁)

多夫聯系了領館,再聯系到曾經幫自己戒酒的社區組織。流浪漢同意回美國,積極戒酒,開始新的生活。至於流浪漢是搪塞還是真心,多夫沒有那麽多想法,他信任流浪漢的承諾。多夫送流浪漢到領館門口,給了他三百歐元。因此才耽誤了取餐時間。

吃著午餐,聊著這件事,大家對此事看法都很有禮貌。諸如袁忘他是不相信流浪漢真的會履行自己的承諾,但是袁忘不會提這樣的話題。

不過這個故事給了袁忘靈感。

袁忘放下午餐,走到電腦面前看超市結構圖,問:“你們說,我們在這裏安排一名CA乞討人員如何?”

柳飛煙問:“前CA工作人員,認識零號的人,現在落魄流落街頭?”

袁忘道:“對,我們不需要監視ATM機,我們只要守在外面,等待流浪漢給我們消息。”

柳飛煙:“必須具備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零號認識流浪漢,或者流浪漢有專屬的CA標志,如同多夫左臂的刺青。第二個條件,流浪漢確實是一名流浪漢,以防對方可能查詢信息。第三個條件,要說服流浪漢出賣善良。”

前文說過,發達國家的乞丐與我們日常認知的乞丐不一樣,只要他們願意,他們是不會餓死或者凍死的。有很多流浪漢因為有各種癮,或者破產等原因而無家可歸。如果對方每天餓肚子,你給他一萬歐元,他十有八九要賣良心。可是對方溫飽不愁,你要他出賣良心,那價錢自然就比較高了。

袁忘:“條件太苛刻。”去哪找這樣的人?

朱莉道:“擴展思維,能不能收買經常在這裏出沒的流浪漢協助我們盯梢?”

袁忘:“不如直接收買超市工作人員。”

柳飛煙看超市地圖,搖頭:“出口太多,即使第一時間給我們信號,我們也堵不住他。”

葉夜將路線轉變成藍色,從ATM機離開超市有很多路線,可以搭乘垂直電梯或者扶梯到地下停車場。可以走後左右門到露天停車場。也可以走前門到馬路。當路口就這麽多,路線就更多了。

討論一會發現袁忘的靈感只能是靈感,難以具體實施。

多夫道:“為什麽零號要到這裏取款呢?”

袁忘:“總要有個取錢的地方。”

多夫道:“不,我意思是這裏是超市,零號深居簡出,他沒有理由不順便買日用品?”

袁忘點頭:“有道理,來這裏取錢的目的有可能就是順便買日用品。買夠一個月的商品,可以減少自己拋頭露面的風險。不過,這破超市只有收銀台等位置有監控。”

朱莉提出一個問題:“什麽東西是每個月必須買的東西?”

這就多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補充,別說聽,說的人都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