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濟州島?大明南直隸耽羅州!(第2/3頁)

翌日正午,海商船隊來到濟州島附近,直接將北部的耽羅港封鎖。

碼頭上喊殺聲震天,卻是島民正在殺戮朝鮮官員,大明海商船隊並不直接動手,只封鎖港口不讓朝鮮官船逃走。

不惟此處,整個濟州島都在暴亂。

提前約好日期,雙方配合行動。島上的蒙古和漢人後裔,對朝鮮官員、朝鮮平民展開屠殺,發泄百年來所遭受的壓迫與怨氣。

當然有壓迫,當然有仇怨,朝鮮當初接手濟州島,島上之民會乖乖聽話?濟州島的漢人與蒙古人,跟朝鮮官兵對抗十多年,經過多次鎮壓和誘降才勉強平息。然後,朝鮮不斷往島上移民,不斷派遣官員進行盤剝,漢人和蒙古後裔早就不堪忍受。

數日之後,幾個義軍首領,匯集在耽羅港碼頭。

其中,有陳友諒的後代,有明玉珍的後代,有方國珍的後代,有元魏王的後代,有元梁王的後代……只說出他們祖宗的名字,就能把大明官員聽得心驚肉跳。

眾首領跪在碼頭,對此次大明船隊的臨時首領吳守業說:“朝鮮殘暴,島民不堪壓迫,因而奮起反抗。耽羅(濟州島)自古便是大明屬國,明初又曾是大明國土,島上百姓皆欲歸母國之懷抱。若大明陛下願意接納,請封敕耽羅為藩國。從今往後,耽羅國世代永為大明藩籬!”

吳守業是天津工商學校一期生,王淵的再傳弟子,現為“廣源會”(王淵及諸弟子的海商會)的日朝貿易二把手。

吳守業嘆息道:“耽羅島,早被太祖賜予朝鮮國主。汝等義舉雖感天動地,卻陷大明皇帝於不義之中,天朝上國又如何能出爾反爾?”

陳友諒的後代陳婺說:“太祖皇帝雖將耽羅島賜予朝鮮,但前提是朝鮮為大明進貢足額戰馬。而今,朝鮮每年為大明進獻戰馬幾匹?朝鮮國主,早就忘了當初的約定,只知對咱們島民盤剝無度。此事乃朝鮮國主出爾反爾,大明自然可以收回當初的賞賜!”

吳守業點頭道:“此言亦有理,我會轉告大明君臣。”

陳婺說:“我等請求覲見大明天子,請先生以海船護送。”

“可以,”吳守業指向旁邊跪著的朝鮮官員,“這些都放回去吧,不可多造殺孽。”

那些朝鮮官員,是故意留著不殺的,放他們回去給朝鮮國王報信。

陳婺笑道:“放人!”

朝鮮官員連忙磕頭,感謝吳守業道:“多謝恩公救命之恩。”

吳守業問:“知道回去怎麽說嗎?”

朝鮮官員們紛紛回答:“知道,知道!”

紹豐七年十月,耽羅島諸部起義,推翻朝鮮的殘暴統治。

各部首領赴京覲見大明皇帝,請求復設耽羅國,但因元梁王後裔元震臨時爭求王位,與陳友諒後裔陳婺激烈沖突,設立藩國之事只能作罷。

元梁王後裔,在濟州島很有勢力,自然不服陳友諒後裔做耽羅國王。其中,明玉珍後裔還在暗暗挑撥,反正不能讓陳家統治濟州島。

後世韓國的元、梁、安、姜等姓氏,許多人的先祖都是蒙古元梁王。

經過反復調解磋商,陳友諒、明玉珍、方國珍、元梁王、元魏王的子孫,各有一人被大明皇帝朱載堻封為伯爵。大明又置耽羅州,隸屬於南直隸管轄,派遣官員治理濟州島,但須劃出部分地盤給各部,讓幾位新出爐的伯爵世代擔任知縣。

而另一邊,朝鮮國主李懌,得知濟州島丟失而震怒。

他派人前往北京討說法,朝鮮使者還沒回來,大明使者就已經抵達漢陽(首爾)。

大明使者呵斥道:“耽羅之島,本為大明屬地,太祖仁慈,賜予朝鮮國主。而今,朝鮮背信棄義,進貢戰馬愈發欠缺,可曾記得當年之承諾?不惟如此,耽羅島多為漢人、蒙古人後裔,此皆大明子民也。朝鮮既得耽羅,為何不善待大明子民,暴虐無度激得島民揭竿而反?朝鮮既不知仁義,不念禮信,大明自當收回此島。從今往後,朝鮮不得再覬覦耽羅,否則天朝必定興師揚帆!”

李懌都聽傻了,是我丟了國土,我他娘的還有錯?

李懌執掌朝鮮國政多年,利用朝中兩黨的仇怨,反復橫跳鎮壓大臣,早已將王位做得穩穩的。他坐井觀天,志得意滿,還敢妄自點評大明歷代皇帝,說除了朱元璋之外誰都不如他。

但此時此刻,一個小小的大明使臣,就讓李懌惶恐不安,躬身作揖道:“請上國大使回稟天子,小王必定嚴懲耽羅官員,今後一定善待耽羅百姓……”

“不必,”大明使者打斷說,“天子已決意收回耽羅,國主管好自己的領地便可。”

李懌頓時語塞,他回宮之後召集大臣,詢問耽羅島究竟咋回事兒。結果大臣們都說,根據舊時國書記載,明太祖賜予耽羅島的條件,確實是讓朝鮮幫著養馬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