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歲入破兩千萬

紹豐三年,西元1533年。

冬,今年最後一次朝會,奉天殿裏喜氣洋洋。

王淵手持笏板出列,匯報著年度工作成果:“陛下,一條鞭法已在山東、山西、四川、湖廣、浙江、江西、福建、廣東、雲南、南北直隸推行,其余省份正在加緊清田當中……”

戶部尚書嚴嵩隨即報告:“紹豐三年,重造天下戶籍黃冊,大明共有人丁九千三百五十八萬又四千三百六十二人!”

“為大明賀,為陛下賀!”群臣大呼。

另一個時空,大明數百年江山,人口巔峰是在成化十五年。

當時,在一代昏君朱見深的統治下,大明人口達到罕見的7100多萬,明朝任何皇帝都沒有超過這位昏君。

而今,小皇帝登基只三年,大明的人口就已經9000多萬。

明年很可能破億!

戶部尚書嚴嵩又說:“紹豐三年,不含地方進項,朝廷歲入折白銀二千一百九十六萬八千四百三十三兩五錢七厘。”

“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群臣再次高呼。

幾年前,楊廷和曾經因為歲入破千萬而震驚,可現在竟然突破了兩千萬大關!

朱載堻跟父親朱厚照一樣,平時都喜歡讀書,也清楚祖上幾代的財政。他喜不自禁道:“諸卿辛勞,朕亦有賞賜。宣旨!”

內閣首輔王淵,加官太保,兼加少師。

內閣次輔毛紀,加官太子太傅。

內閣大臣王瓊,加官少師。

內閣大臣王憲,加官太子少傅。

內閣大臣汪鋐,加官太子少保。

內閣重臣的封賞宣布完畢,朝會班次立即變動。

王淵上前排到文臣第一位,王瓊排在文臣第二位,毛紀排在文臣第三位,其後依次是王憲和汪鋐。

“倉場尚書聶賢,歷仕三朝,勞苦功高。督理倉場期間,清廉無私,出入有度。特授東閣大學士,預機務!”

聶賢頗為激動,他一把年紀了,居然還能入閣為相。當即出列跪拜道:“謝陛下隆恩。臣今年八十有三,來年便是八十四歲。得此恩榮,不勝欣喜。但臣老邁昏聵,請求致仕歸鄉。”

朱載堻說:“卿雖年邁,卻寶刀未老,還請留在內閣輔政。”

聶賢沒再言語,三請三辭,他還得再辭職兩次。

聶賢算是改革派官員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小皇帝的爺爺剛剛登基,聶賢就已經考中進士,但直至王淵做首輔,他才有機會實現政治主張。

楊廷和主政那會兒,聶賢一直在南京當侍郎,無非就是扔到那邊閑置養老。是王淵把聶賢召回北京,兩年多時間,便從侍郎跳進內閣,升遷速度快得驚人。

千金買馬骨,聶賢就是那匹馬骨。

此人的資歷深厚得嚇人,又一貫主張改革變法。雖然八十多歲幹不了太多事,但管理倉場已經足夠,拉進內閣也算家有一老。

瘋狂提拔聶賢,就是在對天下官員說,老老實實支持改革,就肯定有政治前途!

聶賢則真的想退休,他年紀太大了,能進內閣便再無追求,改革變法交給年輕人便是,他就希望帶著榮耀回家養老。

繼續宣布封賞,翰林院、都察院和六部大佬,勛階集體提升一档,有的甚至連升三档。

比如在南直隸,對徐達後人開刀的陳雍,雖然仍舊是左都禦史,但散階直接提升為“特進榮祿大夫”。正一品大員!

而王淵,終於以太保身份,真正的位列三公,也是紹豐朝目前唯一的三公大臣。

更扯淡的是,王淵位列三公的同時,還兼三孤的少師頭銜。翻遍整個明代歷史,三公兼三孤僅一人,即嘉靖皇帝的發小陸炳而已。

“陛下,臣請去少師銜,三公兼三孤,未聞有此制度。”王淵說道。

朱載堻笑道:“先生可以變法,朕就不可以改制嗎?”

王淵回答說:“法可因萬民而變,制不可因一人而改,還請陛下三思。”

朱載堻想了想:“便去少師銜,升授先生特進榮祿大夫,再授左柱國。先生不必再推辭,便這樣定下來。”

王淵欲言又止,不再多說。

此刻他的全部官職是:左柱國(正一品勛階),特進榮祿大夫(正一品散階),太保(正一品加官),禮部尚書(正二品虛職),謹身殿大學士(正五品首輔),翰林院學士(正五品虛職)。

勛階已經升無可升,再繼續封賞下去,就只能破例升為“上柱國”。

散階也已經升滿了,但真要再次封賞,也可以專門發明一個散階。

三公還能繼續升,太保之前,還有太傅和太師。

另外,閣臣身份還能升,謹身殿大學士之前,尚有一個華蓋殿大學士。

王淵早有打算,等所有職務滿級,他再堅持幹一年,就跑去印度換地圖,免得君臣之間積累太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