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改革亦為復古(第2/2頁)

把忽必烈從帝王廟剔除,對於大明而言,等於失去了對西藏、老撾、奴兒幹都司等地的法統。今後若想吞並老撾,那就不叫收復故土,而叫做不義入侵。

你說大明恢復的是宋朝江山,那東北地區算怎麽回事?

因此,成吉思汗的宮帳可燒,但忽必烈的牌位必須祭祀!

朱元璋對此門兒清,所有的蒙古君主,他只供奉祭祀忽必烈。

王淵繼續說道:“不惟文學,便是經學,亦疏漏頗多,朱子之言被後人曲解矣。朱子當然是聖人,但不肖子孫,未能領悟聖人真義,這個必須慢慢加以糾正。因此,才有了新理學、新氣學,我們完全可以追及秦漢,真正領會歷代聖賢的微言大義!”

王廷相大贊:“當如此也。”

復古派文人,很多也是經學家。他們一邊追求文學復古,一邊修正程朱理學。

心學在最開始,其實也是理學分支,王陽明死後多年才漸漸獨立。王淵剛剛說的新理學,其實就包括了心學在內。

王淵笑道:“我提議,經學復古,文學復古,諸君勠力同心,共創太平盛世!”

“可也!”楊慎欣然贊許,內心多少有點小激動。

王淵突然起身:“擡上來!”

十多個仆役,擡來幾個大箱子,裏面堆滿了龜甲和獸骨。

楊慎問道:“這是何物?”

楊慎雖然對中醫有所涉獵,但中藥材的“龍骨”,還真不是甲骨文的甲骨,而是古代動物的化石。說古人把甲骨文當成中藥,這純屬扯淡,也可能是動物化石難尋,庸醫和奸商用甲骨充數。

“河南所掘,甲骨有字。吾請金石大家辨認,竟可依稀認出一些,”王淵拿起一塊甲骨,指著上面的圖案說,“用修且看這一劃一豎,像不像兵戈?吾猜此為上古之‘戈’字。還有這處圖案,比‘田’字多出一橫,會不會就是上古的‘田’字?還有這裏,像是門扉,會不會是上古的‘門’字?”

楊慎蹲在那裏一陣探究,仿佛被大錘砸中腦門,腦子暈乎道:“這怕是倉頡所造古字!”

眾人大驚。

特別是那些對金石有研究的,紛紛撲過來查看。

古人雖然不研究甲骨文,卻在宋代就開始研究鐘鼎文。有一部分鐘鼎文,跟甲骨文非常接近,甚至是一模一樣。

文征明這次抱病沒有進京,卻讓長子文彭代其赴會。

文彭雖然年輕,但從小受父親熏陶,對金石之道頗有研究。他拿起甲骨隨便一掃,瞬間認出好幾個字,激動得雙手顫抖:“這便是倉頡古字,這便是倉頡古字!”

王淵哈哈大笑:“既然要復古,那就復古得徹底一些。翰林院當新設一館,專門研究倉頡古字,咱們復古到三皇五帝之時!”

楊慎問道:“我做館長如何?”

“可也。”王淵笑道。

復古,就是托古創新,就是思想和文學改革。

思想和文學可以改革,朝廷制度為何不可?復古運動,將為變法改革提供正統性,遇到反對的就說我在復古,我不是自己在瞎胡來。

今天到場的許多文人,也可以幫著變法做宣傳,特別是那些趨炎附勢之輩!

統一思想,再行改革,事半功倍。

王淵欲創一本刊物,名字就叫《復古》,第一期征文主題為“戰國變法”,讓大家以此為內容寫詩賦散文。

別提到變法就是商鞅,戰國七雄當中,只有楚國沒搞郡縣制,其余六國全都變法成了郡縣制度。

你說戰國時禮樂崩壞,此後歷代皆沿襲郡縣制,包括大明也是如此。難道說,大明也禮樂崩壞嗎?既然大明沒有禮樂崩壞,那戰國時期的變法就是正當的!

王淵打算請禮學大家張璁,寫一篇關於“禮”的文章,其核心便是禮樂因時而異,萬世不變的只有禮樂之精神。

你看,變法改革,也能扯到復古吧。

不變法改革,哪來秦漢以來的大一統?

不變法改革,哪來如今的郡縣制?

因此,變法是必須的,改革是正當的。一切阻攔改革之輩,都是奸詐宵小,都是只顧自己利益,不顧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

另外,復古派的文學作品當中,有大量現實主義題材,都在描述老百姓生活有多麽困苦。把這些詩詞散文刊印傳播,讓脫離底層的官員看看,這國家還沒有海晏河清呢,還有無數底層百姓等著救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