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天竺棉會

賑災,又叫“荒政”,是中國歷代王朝的主要政治活動之一,即便在蒙元時期,朝廷也得做樣子賑災,否則就是罔顧天命。

賑濟、賑貸、賑糶、施粥、蠲免、罷官糴、招商、工賑、勸分……各種賑災方法,都被記載進了《荒政則》,這本書是大明官員的必修教材。

其中,工賑便是以工代賑,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出現。

但凡認認真真讀過《荒政則》,官員們就知道該如何賑災,根本不需要王淵去提醒。後世所有的賑災方式,中國古代都已經擁有,只看各級官員的決心和能力而已。

徽商黃崇德,這次聯絡各地海商,從南洋購買大量糧食,無償捐贈給南方各省。

然後讓兒子黃煦進京,拜見首輔楊廷和,求得一副內容為“義商”的墨寶。

沒辦法,黃崇德被嚇壞了。

徽州八大族,因為兩淮私鹽案,被楊廷和滅了兩族,其中一族就是黃家主宗。

黃崇德也出自黃家主宗,爺爺輩兒才單獨分出來,差點就被楊廷和給一鍋端了。

黃煦從楊廷和那裏討來墨寶,又前來拜見王淵:“先生,父親讓學生來當面致謝,多謝先生事先提醒。”

王淵點頭說:“你父親做得不錯,讓他不用擔心。”

黃煦是王淵早年收的學生,其父黃崇德,則是王淵的重要商業合作夥伴。

黃崇德的爺爺分家之後,家財並不豐厚,生意也做得不大。隨著江南織造業興盛,黃崇德籌措資金,跑去山東買棉花運往南方,漸漸嶄露頭角。弘治朝鹽法改革,黃崇德嗅覺靈敏,成為第一批吃螃蟹者,瞬間變成大鹽商,而且屬於最可惡的囤戶。

王淵開海之後,黃崇德先是做內地供貨商,漸漸又在向海商轉型。

新鹽法實施之前,王淵就派人提醒黃崇德,讓他老老實實聽從朝廷政令,否則就取消跟黃家的合作關系。

這次論罪處斬的徽商黃瑩,正是黃崇德的族兄,而且剛開始的時候,還是黃崇德帶著黃瑩涉足鹽業生意的。如今黃瑩抄家問斬,黃崇德反而逃過一劫,徽州黃家瞬間以黃崇德馬首是瞻,他這一脈也搖身變成黃家新的主宗。

王淵問道:“你真不打算考科舉?”

黃煦答道:“弟子不喜仕途,有個舉人功名就足矣。”

黃煦六年前就中舉了,以他的才學文章,有很大幾率能中進士。但這小子,卻跟著父親做生意,經商時順便搞數學研究,算是一個頗有名氣的數學家。

王淵笑道:“你不是長子,分不到太多家產,可有想過今後如何做生意?”

黃煦回答:“父親答應給我三萬兩銀子做本,無論生意成敗,今後都跟家族無關。若賠光了本錢,就回家輔佐兄長,老老實實做一個商號掌櫃。”

“你打算做什麽生意?”王淵問道。

黃煦回答:“棉花。”

王淵有些詫異:“棉花?”

黃煦詳細說道:“如今大明有三棉,即魯棉、楚棉和南棉。魯棉所織棉布最優,楚棉、南棉皆為劣等,而且都已經供不應求。既然國內棉花不夠,為何不放眼海外?”

王淵笑道:“你打算到海外種棉花?”

黃煦說道:“棉田奪糧田,有傷天和,今年南方大旱,因為大種棉花,更加導致糧食奇缺,餓死的百姓不計其數。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海外種棉。”

王淵問道:“在哪裏種棉花最合適?”

黃煦說道:“棉紡業大興之後,諸多出海商賈,嘗試在南洋各地種棉。但他們都失敗了,南洋種出的棉花,別說比不上魯棉,就連楚棉和南棉都不如。但是,天竺所產棉花,質量不下於魯棉。這幾年,又興起一個海商行當,即從天竺運棉花到大明,再從大明運棉布到天竺。”

王淵問道:“看來大明水師,早就在打天竺的主意了?”

“正是,”黃煦說道,“父親給的三萬兩銀子,學生打算全部用來召集災民出海。第一批只招青壯,購置兵甲,追隨大明水師攻打天竺!”

印度種植棉花的歷史,遠遠早於中國,主要有南、北、中三大產棉區。

大明水師盯上了南部產棉區,那裏是維查耶納伽爾國的地盤。

如今的印度次大陸,主要有三個大國。

第一,莫臥兒帝國,創建者為巴布爾,跟吐魯番王、葉兒羌汗是表兄弟。巴布爾和葉兒羌汗曾經聯手作戰,被烏茲別克汗國打得滿頭包,戰爭失敗之後,一個南下創建莫臥兒帝國,一個東進創建葉兒羌汗國。

第二,孟加拉蘇丹國,是整個印度次大陸,人口密度最大、糧食產量最多、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國家。就在今年,孟加拉國的首都,被莫臥兒帝國攻占,但很快組織有力反攻,戰事進入拉鋸僵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