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文官都壞得很(第2/3頁)

“你現在敢出城嗎?”高杭問道。

張祿連連搖頭:“不敢。”說完又來一句,“要不咱們投降吧?”

高杭大怒,飛起一腳踹去:“你他娘還不如找根繩子上吊!”

張祿捂著痛處:“我就隨口說說,又不當真。”

高杭氣得夠嗆,坐回去說:“把姓淩的帶來。”

張祿嘀咕說:“那姓淩的殺掉算了,留著也沒用,殺了還能省一份口糧。”

剛剛坐下的高杭,氣得又站起來,抄起茶杯砸出:“從三品文官,你說殺就殺?真殺了他,咱們就死透了!”

淩相不僅是山東按察副使兼遼東苑馬寺卿,還兼著遼東行太仆寺卿,論官職也就比王淵低一級。

遼東行太仆寺卿和苑馬寺卿,剛開始本來是分開的。由於馬政嚴重馳廢,宣宗想要廢棄遼東行太仆寺,遭到兵部尚書王驥的強烈反對。最後雖然沒有真正裁撤,卻大量精簡機構,且兩卿慢慢變為一人兼任。

不多時,淩相被帶過來,這回是穿衣服的。折辱折辱就行了,總不能一直光著身子,萬一凍死了可怎麽辦?

淩相昂首挺胸而來,冷笑道:“王二郎已經殺到城下了吧?何必死撐著,快快投降為上。”

高杭嚇唬道:“城內軍心不穩,我想殺了你凝聚軍心。你還有什麽遺言?”

淩相雖然被嚇得背心冒汗,但還在死撐:“吾為從三品大員,你若殺了,便再無回頭之日。你是想等著蔡裕出招吧?我一旦被殺,就算蔡裕能夠成功,你們這些人也必死無疑!”

“哈哈哈哈哈!”

被看穿心思的高杭,突然放低架子,笑著去拉淩相的手:“淩大人,之前多有得罪,我跟你陪個不是。”

淩相板著臉說:“你若真心道歉,便把我放出城去。”

“這不行,”高杭連連搖頭,“淩大人,咱們做個交易如何?”

淩相也不想死,冷笑道:“你說。”

高杭說道:“我若死,死前也要拉個墊背的,到時候就把淩大人一刀砍了。所以呢,我有活路,淩大人才有活路。淩大人,你學問淵博,幫咱指條明路如何?”

淩相說道:“明路就是立即開城投降!”

“放屁!”

高杭勃然大怒:“你這混賬,老子誠心求教,你卻讓老子去死。正德四年之事,老子又不是不知道!”

正德四年,遼東曾發生過一次兵變。朝廷撥銀子招撫,叛亂很快平息,但卻秋後算賬,把領導兵變的頭子們全殺了。

這事兒是劉瑾引發的,他派太監清查遼東屯田,說是要把屯田發還給軍戶。確實發還了一些,但太監貪汙得更多,把軍官和軍戶全都給逼急了。

安化王叛亂,也是劉瑾引發的,原因跟遼東兵變一模一樣。

劉瑾在全國都這麽搞,派出太監四處清丈土地。說是要分田與民,暗中卻搜刮無數,逼得正德初年到處都在造反。

此時此刻,遼東鎮守太監的彈劾奏章,已經發到司禮監了,並且還轉給內閣,讓朝中大臣都知道。彈劾罪名,便是王淵在學劉瑾,利用清丈牧場為借口,殘害復州軍戶,並將牧場和良田占為己有,逼得數萬百姓揭竿造反——從頭到尾不提兵變。

科道言官憤青多,都是些沒遭受過社會毒打的年輕人。他們得到這個消息,也不管是真是假,頓時有無數言官跟風彈劾。

科道言官和太監同時鬧起來,再加上遼東釀出“民亂”,若換成其他文官做督撫,早就被召回京城問罪了。

而蔡裕和高杭,打的也是這般主意,想把事情搞大逼走王淵。

但一向不理朝政的朱厚照,卻提前給司禮監打招呼:“但凡有關於王二郎的奏章,全部留中不發。”

君臣二人,早在王淵討差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足夠默契。

王淵當時說:“陛下若欲收復朵顏三衛,便要在遼東養馬。若欲在遼東養馬,就得恢復牧場。若欲恢復牧場,就肯定有兵變或民變。”

朱厚照笑道:“兵變殺兵,民變殺民,二郎放手去做,朕只想要戰馬!”

此時此刻,聽得高杭的說法,淩相譏笑道:“你知朝廷要秋後算賬,還敢聚兵造反?”

高杭說:“只要王淵離開遼東,我自然能保不死。”

“現在還這麽想?”淩相反問。

高杭默然不語,他發現自己被坑了,這個王總督好像逼不走。

淩相幸災樂禍,開始出餿主意:“這造反跟打牌一樣,你得有底牌才能賭下去。既然逼不走王二郎,那就要弄本錢跟他談判。”

“怎麽弄本錢?”高杭問道。

淩相說:“把你的人都拉出去,跟王二郎堂堂正正打一仗。他就那點兵,勝得敗不得。只要你打贏了,他手裏的兵還能剩幾個?到時候就是他求你,而不是你去求他。他要幫皇帝督理馬政,第一要務是養馬,不是找你的麻煩。你急,他也急。出城去打,打贏了他就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