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二楊之爭(第2/2頁)

李三郎不敢搶錢寧的風頭,默默站在旁邊。

錢寧笑道:“吏部尚書楊應寧(楊一清),請求裁撤冗余官員,精簡部門,節省開銷。閣老楊介夫(楊廷和)雖然同意裁官,卻認為不該裁撤太多,否則必然招致朝堂不穩、百官浮動。這兩人從東閣吵到豹房,從去年吵到今年,陛下實在被他們煩得不行。”

王淵又問:“李閣老(李東陽)的意思呢?”

朱厚照沒好氣道:“他只有一個意思,請求致仕!”

楊一清屬於激進改革者,以前改革馬政就大刀闊斧,這次又對吏治舉起了刀子,想要裁撤一大堆冗余官員。九卿都在他的裁撤範圍內,打算直接裁掉官員數千,連尚寶司、錦衣衛、太醫院、僧道錄司等衙門都想精簡。

楊廷和本來打算息事寧人,隨便裁撤幾個意思一下就行。畢竟都是文官,十年寒窗不容易,如此大裁員還不炸鍋啊?

楊一清卻無比固執,認為既然要改革,那就應該挖到根子,隨便裁幾個還不如不裁。

兩人從去年冬天就開始鬧,楊一清連續兩次辭職,就是因為這個事兒。就在前幾天,楊一清突然糾集言官,直接用奏章的形式向楊廷和發難,氣得楊廷和都差點鬧辭職了,沖進豹房把朱厚照搞得難以清凈。

鬧到這個地步,楊一清終究還是鬥不過,數千人的裁員計劃,最終只裁掉五個倒黴蛋。

科舉盛行,必然帶來冗官弊病,每年那麽多進士、舉人得安排出路啊!

就拿此時的戶部來說,左、右侍郎按制各一人。但實際呢?戶部左侍郎只有一個,戶部右侍郎卻有好幾個,多出來的就屬於冗官。

楊一清實在太激進了,就算讓王淵來執政,也不敢直接對著文官動刀子,這比改革稅收、田畝制度還困難。

即便能夠改革成功,楊一清的戶部尚書也當到頭了!

楊尚書的頭很鐵啊,不愧是給王淵殿試文章畫圈的人,果然有一顆堅定的改革之心。

朱厚照郁悶道:“別說這些了,你最近在忙些什麽?”

王淵笑道:“臣收了六個學生,還想組建一個實驗室。”

“實驗室是何物?”朱厚照頓時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