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妙手偶抄(第2/3頁)

專好詩詞歌賦的文士,卵用沒有。但他們背後,都是貴州大家族,席書想要推行教化,必須倚仗這些才子騷客。

一刻鐘之後,十多篇詩作擺在案頭,請王陽明來品鑒高低。

王陽明隨手抽出一篇,是越家某文士寫的:“習習東風漸,蒼蒼竹色新。伏波千裏碧,高下滿樓春。”

此人有抄襲唐詩的嫌疑,而且只改了幾個字。

“好詩。”

王陽明也不拆穿,在贊許的同時,又帶著笑意看向作者,把那人看得心虛低頭。

連續鑒賞好幾首,只有席書和宋炫的詩作,能入王大爺之法眼。

“咦!”

王陽明終於看到那首《竹石》,微笑點頭道:“此篇佳作,諸君請共同鑒賞。”

首先把詩傳給席書。

席書只覺眼前一亮,又看到作者名字,頓時舉杯飲盡,贊道:“此詩當佐酒三杯!鈍窩先生,你來品一下。”

宋炫接過詩篇,心中默誦兩遍,也舉杯喝酒:“此詩不但應當佐酒,我還想為它作一幅畫。”

在座文士都覺稀奇,當即不顧禮儀,紛紛探頭過來圍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個文士大聲吟誦,不由拍手贊嘆:“以詩觀人,足見風骨,此為君子詩之典範。我也當佐酒三杯。”

另一個文士問道:“敢問這位王淵先生是何人?”

王淵立即起身說:“小子不才,不敢受先生之稱。”

眾人大為驚訝,沒想到此詩作者竟是少年,全都開始思索究竟是哪個王家子弟。

就連宋公子都難以置信,他只知王淵八股做得好,沒成想居然還會寫詩!

沈師爺捋著胡須介紹道:“此子名叫王淵,吾忝為其蒙師,席副憲為其座師,陽明先生為其業師。他還曾在宋氏族學求學兩載,亦受過鈍窩先生教導。”

“果然名師出高徒!”

眾文士紛紛贊嘆,也不去想王淵是哪家子弟了。

沈復璁是真的會說話,明明王淵寫了首好詩出來,硬生生借此把王陽明、席書、宋炫,以及他自己誇了一遍。

宋炫雖然沒有親自教過王淵,但好歹是他宋氏族學出來的。在接受恭維的同時,也不吝提攜,笑問道:“王淵,我記得你年齡不大吧?”

王淵拱手道:“剛滿十四歲。”

“神童也!”

眾文士更加驚嘆不已,貴州哪出過這般俊秀人物?

在一片稱贊聲中,宋炫對王陽明說:“學生都如此優秀,陽明先生定然才深若海,不如請先生也作詩一篇,讓我等蠻地文人大開眼界。”

這種裝逼的事情,王陽明十多歲時經常幹,隨口念詩就能震驚四座。可他現在早已內斂,只有興致來了才會寫詩,懶得跟眼前一幫窮酸文人廝混。

“若虛。”王陽明喚了一聲。

“弟子在!”王淵立即起身。

王陽明問道:“我也沒教你如何作詩,你這首詩是怎麽寫出來的?”

王淵瞥了沈師爺一眼,瞎扯道:“先生近日讓我背誦古詩,或有所得,今天稀裏糊塗便作了一首。”

“既如此,”王陽明壞笑道,“你來幫為師作詩一首,點評今天的詩會。”

作你妹的詩啊,還要用詩點評詩會!

王淵頓覺頭疼不已,一時間想不出該抄哪首。他拖延時間道:“先生,我可以先品鑒一下在座諸位的詩篇嗎?”

“拿去。”王陽明把其他人寫的詩稿遞過來。

王淵裝模作樣品詩,大腦卻在飛速運轉。突然,他對沈師爺說:“李杜詩篇萬口傳。”

“啊?”沈復璁愣了愣,以為王淵把第一句作出來了,贊許道,“不錯。”

王淵又對王陽明說:“至今已覺不新鮮。”

王陽明品了一下,微笑道:“你這詩口氣太大,怕是不好收尾啊。”

“呼!”

通過對二人的試探,王淵總算松了一口氣,看來這首詩還沒問世。他立即揮毫灑墨,將全詩抄在紙上,同時告誡自己以後不能再裝逼。

《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四座皆驚。

就連王陽明,表情都有些詫異。

如果說之前那首《竹石》,還有可能是王淵舊作,那這首《論詩》肯定是現場作出。

王陽明讓他點評詩會,他就整出一首《論詩》,完全切合此刻情景。

順帶的,王淵還把在場文士都誇了一遍。

至少那些文士,會認為最後兩句是在誇自己,因此在驚嘆王淵詩才的同時,又對王淵這個少年印象極佳。

專好吟詩作對的才子,幹實事雖然沒啥卵用,搞宣傳卻是一把好手。估計就在這個月內,今日詩會便能傳遍貴陽文壇。而神童王淵的大名,也會隨著那兩首詩,從黔中地區逐漸擴散到整個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