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三國演義六部曲(第2/2頁)

後半部分就是劉備寄居新野,三顧茅廬,但最終劉備和曹操兩個曾經志同道合的摯友,展開最終決戰,劉備一路慘敗到江東,見到了另一位好友孫堅的兒子孫權,兩人同心協力對抗曹操。

第4部的最後是曹操敗走華容道作為收尾。

第5部是劉備完全的主場,入西川,收漢中,任命五虎上將,最後在漢獻帝死亡之後登基稱帝為結局,是整個蜀漢最為巔峰的時期。

至於第六部,就是一場史詩的結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先後死亡,最後以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作為整個系列電影的終結,算是完成了整個三國史詩電影的構件。

其實對於要不要拍第6部,喬恩·蘭道是非常反對的,他覺得在赤壁那部分可以再拉伸一點,分成兩部電影來拍攝,最後的電影以劉備登基稱帝作為終結。

至於後面的劇情就不拍了,原因很簡單,喬恩·蘭道害怕觀眾們接受不了被塑造的如此完美的三位英雄,最終卻慘死小人之手,整個蜀漢都徹底敗亡的結局。

這就跟你看復仇者聯盟,最後幾乎所有的復仇者都和滅霸同歸於盡,連一個活下來的英雄都沒有一樣,這絕對會讓觀眾能爆炸的。

不過賈老板還是堅持要拍第6部,因為只有拍了第6部,給整個系列一個悲劇性的結尾,才能夠最後升華整部系列電影,而不是成為像星球大戰那樣的爛尾電影。

至於最後的悲劇性結局,復仇者聯盟要是這麽拍會被罵,但是大千這麽拍卻絕對不會被罵,因為這就是真實的歷史,假如大千改變歷史的話,那才會被真正的大罵特罵呢。

有真實的歷史在,這就是一個免死金牌,觀眾們是不可能因為這一點來罵大千的。

當然了,第六部的票房用屁股想都知道會慘敗,畢竟賈老板自己當年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看完了劉備登基稱帝,就直接跳到了南蠻之亂。

等到諸葛亮第7次出祁山的會後,後面的劇情就直接放棄,根本不看了。

受不了這種痛呀,不如假裝看不見。

但無所謂,票房爆炸也無所謂,只要能夠將三國演義向全世界推廣開,那賈老板就算賠個幾十億美元,那也無所謂了。

就這樣,第二天,在賈老板的命令下,喬恩·蘭道開始了三國演義的準備工作,而第一步就是前往華夏去尋找演員。

而且這演員還非常的容易尋找,因為現在距離電視版三國演義拍攝不過只過去了幾年的時間而已,那些老演員們基本上還在巔峰時期,直接按照電視劇版本的人物來招募就行了,一個人都不用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