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5頁)

將人的目光一下子就吸引到了這位風華絕代的妓-女身上!

張幼雙她雖然不會唱戲,但她會聽戲,在家裏長輩的熏陶下,昆曲京劇黃梅戲什麽的幾乎沒少聽。而且能流傳下來的還都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精華中的精華。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聽得多了,自然也能胡謅兩句,也沒少向“陽春班”提出些唱腔方面的,令班主王勝秀驚喜連連的建議。

此時,台下的班主王勝秀也十分緊張。

陽春班日益過氣了那是鐵板釘釘的事兒了,他之前也不是沒絞盡腦汁想要挽救,使勁各種門路收效也不過寥寥。

這回接了這個活,的確沒抱什麽太大希望,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罷了。

漸漸地,卻上了心。

如今真演上了,更是兩只眼睛攝住了台上,心裏又是緊張又是期待。

上台前,小玉仙、孟屏兒她們就已經互相握緊了手,彼此勉勵了一番。

大梁的戲劇演員並不局限於男性,也常有女旦。女孩兒們穿著單薄的戲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靠抖取暖。誰的衣服皺了,就幫忙伸手牽一牽,誰的珠翠歪了,就幫忙扶正了。

“這回可不能掉以輕心。”孟屏兒口中直冒白氣,露出個笑容來,“咱們感念欣欣子先生的恩德,欣欣子先生這麽信任我們,可不能讓先生失望。”

小玉仙笑道:“誰若是出了岔子,到時候我可饒不了你們。”

靠說說笑笑釋放著壓力,女孩兒們紛紛笑作了一團。

說實在的,唐舜梅的審美水平實在是令人望塵莫及,拍馬也趕不上。

陽春白雪、下裏巴人,結合得是圓融天成。

不論唱腔,光看這舞美設計,就令人如癡如醉。就妙的是這雪夜月光,燈火交融的天然布景。

在這漫天飛雪的琉璃世界中,唯有這一抹綺艷的紅。

薛紈出場的那一瞬間,所有人幾乎都看癡了。

就連陸承望也愣住了,看得目不轉睛。

大雪紛飛中,燈火盛張,鑼鼓喧天,熱鬧中更多添了些難以言說的冷清與蒼涼,恰與這《鏡花水月》相合。

隨著劇情漸漸展開,便到了薛紈春日宴上那一舞。

此時薛紈的打扮也換作了水袖,佳人衣帶蹁躚,如流水行地。此時鼓聲喧闐,薛紈在鼓聲中,揚袖旋舞,只這大雪中遺世獨立的一枝,若梅枝顫顫。

文中那和光靄靄,霏霏融融的杏花雲霧,今日則成了這雪霧月色,搖落一地的瓊脂碎玉。

然而,整出戲的風光卻非在薛紈一人身上。

人們還留意到了台上那些小配角,或者說小龍套。

她們或是飾演薛紈的好友,或是飾演薛紈的丫鬟,又或是飾演這青樓中的其他妓|子。

她們的唱腔不算出挑,甚至有些生澀。但她們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間的表演,卻極具爆發力,令人動容,以至於聲淚俱下。

那稍顯生澀的唱腔,反倒是如泣如訴的哽塞的嗚咽。將這痛苦、歡笑都融入在了這極具爆發性的表演之中

連這痛苦好像都是有力的,似是那大狼毫落在白紙上,驚心動魄,力透紙背,綿延有力的一撇一捺。

讓人忍不住去想,飾演這些角色的人是經歷了什麽,才能完成這等震撼人心的表演呀!

直到這一出戲落幕,眾人還未能回過神來,依然沉浸在這戲中的故事裏。

甚至有好些正少年得志的學生們,已然悄悄“芳心暗許”,許給了台上那位薛紈,再也轉不動眼珠。

回過神來時,只覺得做了一場大夢,當真是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甚至還有人早已不能自抑,掩袖痛苦,

怪哉怪哉,難道這一切,這一場戲,真如鏡花水月,是南柯一夢不成?

由於《鏡花水月》整出戲的基調較為蒼涼,在這之後,又安排了另一場熱熱鬧鬧的《登龍門》來調整氣氛,討個吉利的彩頭。

可是不論樓上還是樓下,眾人皆都被《鏡花水月》給攝住了心魂,再也無心去欣賞這接下來又演了些什麽。

將眾人的反應一一納入眼底,張幼雙松了口氣,眼底騰地亮起了一朵小火苗。

成了!!

一曲落幕,趙敏博猛然回過神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忍不住拍案叫絕!

扭頭看了一眼坐下首的張幼雙,女郎文文靜靜的模樣,這位溫文爾雅的老頭兒,心態再度發生了些微妙的改變,可謂是五味雜陳。

趙敏博:“……”他是真不知道這姑娘竟然有這麽能耐!!

趙敏博的心態完全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句話就是:你還有什麽驚喜是本縣所不知道的……

不論趙敏博內心是如何贊嘆,如何復雜,王勝秀看到這兒,幾乎是喜極而泣了,有這一出戲,陽春班必然是能起死回生,再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