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5頁)

一看到唐舜梅,她心裏咯噔一跳,陡然湧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下意識地貓著腰就想溜。

“張幼雙?”一個清朗的帶著點兒笑意的嗓音從腦後滑過。

唐舜梅挑眉,眼疾手快往前一步,攔住了她:“這不是看到我了麽,跑什麽?”

……就是因為看到你才要跑的好麽?

認命地頓住腳步,張幼雙有氣無力地擡手打了個招呼,“唐相公。”

一看到唐舜梅,張幼雙就感覺到自己胃就開始痛了,嘴角開始抽搐了。

她搞不懂唐舜梅他怎麽這麽有精力!只要一看到她就逮著她論畫,果然成功人士都是精力充沛的麽!

……她真的快被榨幹了,一滴都沒有了。

和她的有氣無力不同,唐舜梅簡直是意氣風發,精神奕奕:“張幼雙你過來,有沒有興趣和我一塊兒畫點畫?”

這幾天接觸下來,唐舜梅嘴角忍不住揚起個笑。

他簡直是發自內心地“喜歡”上張幼雙了!這小妞沒那麽多古板的習性,簡直再和他脾性胃口不過。

在她身上,唐舜梅敏銳地聞到了來自“同類人”的氣息。不,說“同類人”其實也不準確,張幼雙在某些方面甚至膽子比他還大,常常脫口而出一些令他都瞠目結舌地驚世之言。

畫畫?

張幼雙想了想,果斷搖頭。

她的畫被放在唐觸觸旁邊,這不是公開處刑麽!

張幼雙很委婉,很含蓄:“還是算了吧?”

“怕了?”唐舜梅“嗯?”了一聲,“想不到你還會怕?”

“那也是要分怕誰!”張幼雙義正言辭地說。

唐巨巨果然被她這個馬屁拍得通體舒暢,哈哈大笑了兩聲,沒再計較這個,拎著她又回到了刻書坊。

吳朋義還在刻書坊裏忙碌,他主要負責監督印刷生產,還包括產品營銷上市這塊兒。

好端端的一個明艷的小少爺,忙得灰頭土臉,幾天幾夜都沒睡個囫圇覺,黑眼圈比熊貓還大,臉上一道一道兒墨印子。

盯著面前忙忙碌碌的工人們,張幼雙皺了皺眉,忍不住問出了一個一直在心頭盤旋的問題。

“咱們這刻書坊能不能做個……”張幼雙比劃了一下,“大拉頁的海報出來?”

“大拉頁?”吳朋義和唐舜梅紛紛看向了她,二臉懵逼疑惑。

這個問題也是張幼雙旁觀了許久,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問出來的。

大梁的印刷技術比她印象中明清一代先進不少,印刷周期短,質量好,這一切的一切還得得益於西邊兒來的傳教士。

要知道咱們老祖宗雖說折騰出了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然而在實際生產中“活字印刷術”的應用卻十分有限。

早在11世紀中期就出現的“活字印刷術”,一直到明清時期甚至都沒有得到推廣和應用。

主要是這裏面存在著難以攻克與改進的原料、造字、印刷、上色等等種種技術和成本問題。

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在我國古代歷史長河中,咱們的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不論是泥活字,還是木活字,還是銅活字,都是曇花一現,應用極其有限,始終未能代替雕版印刷術,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末西方傳教士來華,帶來了西方近代先進的印刷技術,才得以改善。

而大梁受西方傳教士的影響,這個時候甚至已經出現鉛錫合金等金屬活字印刷了!

當時這讓張幼雙心裏松了口氣。

天知道她不是理科生,什麽改進印刷、造肥皂、玻璃什麽的技術活她真的幹不來……

不過大梁的印刷技術,倒使得她不少構想都有了能夠實現的余地。

比如說這種大拉頁海報。又比如說什麽隨書贈品啦,唐觸觸的普簽、特簽啦。

除了時文話本還有什麽報紙報刊啦……

張幼雙簡單地解釋了一下什麽叫書內部的大拉頁海報,什麽叫周邊之後,吳朋義和唐舜梅那兩雙桃花眼瞬間“蹭”地就亮了。

吳朋義敏銳地覺察到這是個商機。如果真能做出這種大拉頁的海報出來,那豈不是甩寶晉堂十八條街?!

而唐舜梅卻忍不住翹起唇角,拊掌大笑了!看著張幼雙的目光閃閃發光。

一個嘛,當然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值得更好的對待了,至於另一個嘛……又能嘗試新的、稀奇古怪的事物,張幼雙這小妞可真是他的知音啊!

吳朋義活躍地舉手表示:“這樣,我這就去問問我大哥,看看能不能分出一批人手試試你所說的這種……嗯……大拉頁。”

唐巨巨也躍躍欲試:“我這就去畫那什麽大拉頁要用的海報。”

“因為大拉頁是要折疊的,”張幼雙向唐舜梅解釋說,“所以在確定好尺寸之後,折疊的部分最好不要畫臉。”

吳騷年也是個風風火火的性格,去得快,來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