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真傻還是裝傻(第6/7頁)

何泉恭敬的說:“啟稟天子,那跟在梁主身邊捧劍的力士梁超,依小臣之見,並不簡單。”

楊兼當即眯了眯眼目,和楊廣對視一眼,沒成想就連何泉也看出來了。

楊兼說:“如何不簡單?”

何泉說:“人主也知,小臣本是南人,逃難北上,這才進了宮。”

是了,楊兼險些忘了,何泉是南方人,他本是梁人,陳人造反後,梁人被迫來到江陵,何泉也是因著那時候的亂戰流離失所,後來遭受宮刑,進宮侍奉的。

楊兼挑眉說:“這麽說來,你們都是梁人,何泉你是識得梁超了?”

哪知道何泉說:“回稟天子,天子此言差矣。”

差矣?楊兼險些被他弄糊塗了,難道何泉來稟報的不是這個事兒麽?

楊兼追問:“差在何處?”

何泉平靜的說:“天子說小臣與梁超都是梁人,此言差矣。”

楊廣突然蹙眉,似乎被何泉這句話啟發了,恍然的說:“梁超不是梁人?”

何泉點頭說:“正如太子所說,梁超並非梁人,而是……陳人。”

陳人?小包子憫公主分明說梁超是地震中撿來的,父母家人全都死光了,只剩下梁超一個人,也變得傻兮兮。

而這個傻兮兮的梁超,其實並非梁人,而是與梁人仇敵的陳人!

何泉仿佛在平靜的池水中投下了一顆石子,池水立刻波動起來,而何泉還是不甘心,他繼續投下了一顆更大的石子,說:“當年南方動亂,小臣被迫逃離,曾經見到過安南將軍吳明徹,當時還有一位年少的將軍侍立在吳明徹左右,若是小臣沒有記錯,那位少年將軍,乃是吳明徹的侄兒……吳超。”

何泉第三次投下石子,說:“因此小臣說梁超根本不是梁人,而是陳人,乃系安南將軍,大都督吳明徹之侄,名喚吳超。”

楊廣聽到這裏,徹底恍然大悟,是了,怪不得總是覺得梁超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呢。

楊兼見楊廣有話要說,便讓何泉暫時退下,說:“今日之事,守口如瓶,切勿透露給其他人。”

何泉簡練地說:“是,小臣告退。”

何泉退出去,楊廣立刻說:“怪不得兒子覺得這個力士眼熟,原來兒子記憶裏的那個人根本不是他,而是陳人大將軍吳明徹,這個吳超與吳明徹生得倒是有幾分相似。”

吳明徹乃是南陳大將,說是南朝第一名將都不為過。南方侯景之亂,南梁皇帝被活活餓死,南方動蕩一時,吳明徹便是從那時雄氣的一代將才,跟隨陳主陳霸先不斷征戈。經過侯景之亂後,南方因為動亂,南弱北強的局面更加明顯,吳明徹雖然不是常勝將軍,無法百戰百勝,但絕對是南朝的頂梁柱。

在歷史上,北周兼並北齊之後,南陳急於趁北方動亂,擴張自己的地盤,派遣吳明徹激進北上,想要奪取淮北地區的大片土地,可惜的是,吳明徹兵敗,被押解俘虜回長安,因著病情加重,情緒郁郁,最後病死在長安城中。

吳明徹身死,南陳再沒有更多的造化。

楊廣對吳明徹的印象很深,吳明徹善於打水仗,這正是北朝人所缺少的。

在逍遙園第一次見到吳超之時,楊廣的思維產生了定式,以為他是梁人,所以並沒有想明白吳超到底如何眼熟,如今被何泉一提點,原是如此!

楊兼雖不是南北朝時期的人,但也聽說過吳明徹的赫赫大名,蹙眉說:“吳明徹的侄兒,怎麽跑到江陵去了?還改頭換姓,換成了梁姓,看來有詐……”

楊廣也說:“不知這個吳超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

楊兼幽幽一笑,說:“不管是真傻還是假傻,咱們試他一試便知道了。”

他說著,笑容滿滿擴大,說:“吳明徹的侄兒自己撞到朕的手上,送上來的美味兒,朕……便不客氣了。”

……

蕭巋送走了楊兼一行,溫柔的笑容很快落下來,仿佛變臉一樣,小包子憫公主還在一旁,看到父親寒冷的面容,不由有些害怕,怯生生的揪著自己的小衣裳。

蕭巋垂下頭來,對上女兒懼怕的目光,也不知怎麽的,突然想起了楊兼的話,做一個好父親的機會,一輩子只有一次……

蕭巋寒冷的面容稍微收斂了一些,盡量將聲音放溫柔,說:“憫兒,回房去,乖。”

小包子老老實實的點頭,很快顛顛顛的跑回屋舍去了。

小包子一走,蕭巋寒冷的臉色又顯露出來,對身後的謀臣說:“去給河間王帶話,若是管教不了仆役,便將仆役的手腳都剁下來,若是下次還管教不了仆役,他的手腳也不必要了。”

謀臣戰戰兢兢的說:“是,人主。”

河間王沒想到仆役的事情捅到了皇兄蕭巋那裏去。

梁主蕭巋雖然看起來和善,但是做弟弟的都知道,三兄是面熱心冷之人,看起來溫柔和善,特別受下臣的愛戴,但其實骨子裏全都是冷漠和嚴酷,弟弟們是分毫也不敢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