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如爆米花美味(第2/3頁)

“張博”的誤解,讓她生氣之下,直接打了男主一巴掌。

“……又改了啊。”

周牧輕聲道:“原先的劇本沒這一段,應該是女主瞪了張博一眼,把他當成輕浮浪蕩子,感觀非常不好。”

“是。”

余念點頭道:“在影視劇中,制造強烈沖突,這是看點。問題這是傳記片,應該走正劇的風格。在那個時代,大家閨秀出門,也有一定的忌諱,更不用說當眾打男人的臉。”

“打就打了唄。”

崔吉無所謂,“你們別整天摳細節,研究鏡頭什麽的。關鍵還要看主體的劇情,張博的成長經歷。”

這倒是事實。

兩個人沉默了,注意力集中在電影中。

與女主相遇之後,“張博”回到了家,就遭遇到了父親的呵斥,通過管家、仆役的對話,可以讓觀眾知道,“張博”已經墮落了,每天早出晚歸,醉生夢死。

眾人感嘆了一番。

劇情推進下去,就是“張博”的父親,在總督府辦公,然後受到“總督”傳喚。

“咦。”

周牧與余念,頓時驚訝。

因為他們看過劇本,知道這中間少了一段劇情。

回憶殺……

他幼年時,與青梅竹馬一起玩耍,結下濃厚的情誼。但是好景不長,玩伴病染而亡,他十分傷心,才自甘墮落。

這才是他成為浪蕩子的誘因。這段回憶拍出來,就相當於洗白,讓大家知道“張博”本性不壞。

“剪了,還是沒拍?”

余念又皺眉,“雖然說少了這段劇情,電影節奏看起來更緊湊,但是有些鋪墊必不可少。”

“少了,這人物立不住,容易虛浮。”

周牧同意,“對張博有研究的,自然知道他墮落的原因,但是肯定有觀眾不清楚。”

“傳記片目的,就是給觀眾灌輸、普及張博這個人物歷程,不應該把這段省略了啊。”

周牧揣測,“或許重新調整,把這段回憶,放到後面去了。”

“嗯,有可能。”

兩人閑聊,電影劇情繼續。

禦史彈劾總督貪腐,朝廷派人來問責。總督讓長史,也就是“張博”的父親頂罪,承諾保他無事。

“張博”父親不願意,總督冷笑威脅,拿出了厚厚的證據,都是這些年來,“張博”幹出來的混賬事。

大大小小的事情綜合起來,要不了“張博”的性命,但是足以剝奪他的功名。

為了孩子前途,“張博”的父親,只能顫著手掌,眼神暗淡,無奈地屈服總督淫威之下。

“……演得真好。”

余念輕嘆道:“兩個大前輩,年輕的時候,可是拿過影帝的。這些年來,更是沉心鉆研表演,所以舉手投足都是戲,堪稱是教課書級別的表演。”

“嗯。”

周牧深以為然。

但是沒用……

再好的表演,只是為電影服務。如果電影本身吸引不了人,就會發生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張博”父親,給總督頂了罪。

接下來,罷官奪職,理所當然。還好總督,也怕他魚死網破,所以還算遵守了承諾,把他從牢裏撈出來。

張府遭遇大變,人心惶惶。

在父親被關押牢中,“張博”也擔心急慮,但是看到父親釋放出來,他也沒意識到其中的變化,故態復萌。

只不過這一次,原本與他交好的士子、豪紳,不再搭理他了。連花船上的女伎,也對他疏遠、冷落。

譏誚、嘲諷、嗤笑……

人情冷暖,讓“張博”迷茫。

他忍受不了,與人發生了沖突,被那人的隨從暴打一頓,直接扔到了小巷子。

這時候,女主角出現了,把“張博”救了回去。

“……這裏也少了一段。”

周牧皺著眉頭,“我記得這段劇情,應該是張博與女主的第三次相。第二次相遇,應該是張博好心幫女主,把爛醉如泥的父親背回家,女主對他有所改觀。”

“少了過度,問題很大啊。”余念不由頭搖頭,看著電影中,“張博”與女主,相互產生了好感,居然直接成親了。

“你說得對,莫懷宣壓縮了劇情。”

余念有些惱火,“他為了時長,砍掉了許多分支細節。這樣看起來,劇情很連續,沒有什麽問題。”

“但是一部電影,一些細節不能省略的。”

余念嚴肅道:“少了細節,觀眾就會看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劇中的人物的情感態度,為什麽變化那麽快。”

“沒有實質感。”

周牧評點:“普通觀眾或許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他們的感觀不會欺騙自己。所以才覺得電影平庸、一般,卻又說不上來到底差在哪裏。”

哢嚓,哢嚓。

兩人也說乏味了,直接伸手到崔吉懷裏抓了一把爆米花,一邊品嘗一邊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