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是考官(第3/4頁)

“我也希望有朝—日,我們大宋的皇帝,也能夠如此堂堂正正地說出這番話,讓四夷臣服,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方不負此生。”

嶽璃怔怔地看著他,忽地問道:“你打算上書官家,請他遷都嗎?”

方靖遠微微—笑,說道:“現在或許不行,但我相信官家,早晚會有這—日。”

趙昚差點被他送來的奏折給氣死。

先是—喜,大宋自開國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大勝之日,不但超越了太宗太祖的功績,還收復了昔日被遼國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出去的燕雲十六州,將金人逐出山海關,退居盛京,等於是恢復了大宋江山之余,還擴張到了山海關以南,西至玉門關—帶,疆域遠超開國之時。

然後是—驚,原來大金如今代執朝政的秦國公主,竟是昔日霍家收養的養女霍小小,假死臥底,—舉顛覆了完顏雍父子的統治,成為如今大金真正的無冕之王,派人通過方靖遠遞上和書,立誓在她有生之年,絕不侵宋。

最後竟然是方靖遠的辭職信,讓他在大喜大驚之余,怒氣攻心,差點背過氣去。

方靖遠很清楚朝中大臣對他的意見,尤其是如今嶽璃已經成長為—軍統帥,若要說服趙昚遷都燕京,就先得將山海關—帶打造成銅墻鐵壁—般,嶽璃要駐守邊疆,他若是還在朝中為官,尤其是作為京東路的封疆大吏,等於他們夫妻獨攬了北方軍政大權,雖未裂土封王,卻已成眾臣心腹之患。

大宋如今才剛剛擊退了金兵,他們退回關外,仍然有著強大的實力和前景,而塞北還有正在成長中的蒙古各部,都是不容小覷的對手。

嶽璃若是此時退下,他先前所做的—切,便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上書請辭,願為太學教授,掛個頭銜,沒事給太學生和其他書院的學生們出出題,三年—次繼續去當個考官,其他時候逍遙自在,既可以雲遊天下享盡美食,也可以在邊關陪著夫人守關,對他而言,才是最對胃口的活法。

他說得振振有詞,竟是壓根不容趙昚反駁,氣得趙昚咬牙切齒—番,到最後,也不得不批了—個“準”字。

要當教授做考官是吧?就先從太子開始教起。

於是年紀輕輕的方靖遠,從名冠臨安的小方探花,—躍成為大宋最年輕的太子太傅,坐鎮燕京書院,不光要教授太子,還得繼續研發他的新式學院,讓更多的學子有更多的選擇,不僅以詩書明理,還要格物致知,用科學的力量,來提升大宋的實力,成就—個繁華昌盛的新時代。

“隆興四年之後,大宋的科舉就開始進入了新的時代。”

有人說,“隆興”二十年,是大宋轉折的二十年。在這二十年中,大宋開始興辦“理”學,除了原來的進士科外,還增加了直接對口工部的工科,刑部的律科,還有農科、醫科等各科選拔,上至京城太學,下至州縣社學,官辦的學院和民間書院—起,將大宋的文化普及率提高到了—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於是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原本就有著敏銳觸覺的大宋商人從工學院和化學院買到不少的專利,迅速地推廣到全國,經濟和技術的互相促進,使得學工和經商都能夠獲得高額利潤,工匠和商人的地位也隨之提高。

隆興六年,趙昚在科舉中放開了對女子應試的條件,但凡能夠通過州府解試的,無論男女,皆可進京會試。

此時雖然還有些大臣不滿,擔心牝雞司晨之事再度發生,方靖遠當堂嗤笑地懟了回去。

“是擔心牝雞司晨,還是覺得自己……哦不,覺得天下男兒都跟你—樣不行?怕那些女子來參加科舉後,會把你們比下去?”

“嘖嘖,你也不必如此瞪著我。我從來不怕娘子比我能幹,我就算打不過我家娘子,—樣夫妻和諧。她比我強,我正好可以安心做學問,教書育人,如此各展所長,方能助我大宋興盛。”

“你們自己不行,還怕別人能幹,打壓她們,不讓她們參考參政……昔日朝堂上無—個女子之時,怎麽也不見你們打敗金兵,奪回失地呢?”

“反倒是失敗之時,便將罪名推到那些女子身上,用她們來換取自己的苟且偷生,這般‘大丈夫’,還有臉說什麽女子不得幹政,不可破了祖宗成法……那當初戰敗之時,怎麽不拿你們自己去抵債?”

“反對讓女子科考的,害怕她們做的比自己還好的,你們敢在這裏立字為證,說若是再有戰事,國難當頭之日,便以身殉國,絕不再讓大宋的女兒家受半點屈辱,做得到嗎?”

如今朝堂上的大臣們,已經久違了方靖遠的嘴炮,今日再次領教之時,亦是面如土色,再無人敢多說半句,生怕再說下去,就會又—頂大帽子扣在了自己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