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降“娘子”(第3/4頁)

尤其是看著那些個刺客被毫不留情地斷手斷腳綁成粽子一般,他們都跟著心頭抽搐瑟瑟發抖,除了自焚被抓住滅火時他們被綁起來一回之後,也只是將他們分開關押,讓他們寫出自己的來歷和被脅迫自焚的原因,再將供狀簽字畫押,並未受到想象中的嚴刑拷打,甚至難得安穩地過了幾天平靜日子,以至於到現在,他們才猛然醒悟過來,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他們也是刺客。

也是失敗的刺客。

只是他們的目標和手段不同,但性質其實是一樣的,甚至他們若是得手後會造成的結果,比這些刺客更加嚴重。

能來參加解試的無不是一方才子,沒點才學也不敢來應試,經過這幾日禁閉和出來看到刺客的“演戲”,已經猜到了幾分金人這麽做的原因,更是惶恐不已,生怕剛剛萌生的一線生機,就這樣被再次掐滅。

嶽璃看著他們緊張而害怕的模樣,輕嘆一聲,說道:“我按你們提供的消息帶人去找你們的家人,其中有兩人的家人查無此人,有三人的家人已經被害,其余八人的家人都已安置在附近的農莊中,待我稟明使君後,會安排人帶你們去相見。”

魏楚楚跟著說道:“我念到名字的過來,準備跟我去農莊,其余的在一旁等著。安子旭、杜仲名、房琯玉……”

她念到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那位“安郎”,聽得他心下一喜,沖出去時險些撞到魏楚楚身上,急忙收腳,手忙腳亂地朝著她長揖到地,滿心感激地說道:“多謝多謝,大恩無以為報,以後使君和諸位將軍有用到在下的,萬死不辭!”

其余被念到名字的考生也跟著連連道謝,剩下的人中,有兩人面如死灰,忽地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爹!娘!是孩兒害了你們!”

朱熹在知行樓上見此情形,有些不解地問道:“他們為何如此?”

方靖遠冷哼一聲,說道:“還不是自作聰明,當初讓他們招供時,捏造了家中情況,甚至連報名的鄉籍和師承都有可能是假的,我們本是有心幫他們從金人手中脫困,可他們偏偏不信我們,卻聽信金人的話,結果如何?”

朱熹亦是唏噓不已,那兩人的供狀方靖遠也給他看過,還問過他意見,得知這兩人都是從曲阜孔府門下求學的,還特地準了他們互保,而無需海州本地人做保,可沒寫想到,就算是孔聖人的後人門下,也一樣會有這種貪生怕死之徒。

“真是汙了聖人之名啊!”

方靖遠並不以為然,“他們犯錯是他們的事,與聖人何幹?就算是聖人,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生從不犯錯,更何況後人呢?朱兄莫非忘了,孔府的家廟,如今都分了南北,若是聖人得知後輩屈身事敵,還不知會氣成什麽樣呢!”

朱熹無言以對,當初宋室南逃,文武百官和勛貴士紳都有不少跟著南下的,孔府當時的家主衍聖公孔端友也跟著去了江南,在衢州修建孔廟,被稱為南孔廟,帶著部分孔氏後裔在此定居。而金國當即就扶持了孔端友的侄子孔璠為衍聖公,繼續主持孔府,他的後人還兼任著曲阜令,早已成為金國之臣。

這也是辛棄疾寧可另立“齊魯書院”也不與孔府合作的原因。能得到孔氏一部分人的認可固然重要,但同樣也要避免被這些認賊作父之人滲入反間的危險。

眼前這兩位,想必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只可惜,就算他們照著金人的要求做了,也未必能保全家人,而如今自作聰明弄出的假口供,在方靖遠拆穿刺客面目,當眾打破金人散布的謠言時,已經注定了他們被金人徹底放棄,那麽,他們還留在金人手裏做人質的家人,下場便可想而知。

“將軍!求將軍去救救我的家人,我家人就在濟南府城之中……”

其中一人猛然朝前一撲,跪在了嶽璃面前,痛哭流涕地說道:“是小人一時鬼迷心竅,以為自己已經死路一條,想要保全家人,才大膽偽造戶籍和出身,不料使君和將軍心懷仁義,不但沒追究我等之罪,還幫我們救出家人。是小人不識君子之心,還請將軍大發慈悲,救救我的家人啊!”

“晚了!”魏楚楚不等嶽璃開口,已經幹脆利落地說道:“早讓你們說,你們不說,也不想想你們自己來的時候是什麽樣子?金人拿你們當狗,你們還上趕著送死,我們把你們當人,你們自己不肯做人,現在還想我們去救你們的家人,你以為,只有他們的命是命,我們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說著,她都險些掉下淚來,憤憤地說道:“你們以為救人有那麽容易嗎?那你們自己當初怎麽不去?為了救你們的家人,我們死了兩個姐妹和七個兄弟,這些都是為海州為大宋流血犧牲的烈士,你們呢?你們是幫著金狗來害我們的人,憑什麽有臉讓我們再冒死去替你們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