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九級浮屠(第3/4頁)

方靖遠叫了幾遍都沒見嶽璃的動靜,到窗前又看了看也沒找到她的藏身之處,不解她為何突然生氣,也只得任由她去了,自己跟著魏勝一起下樓,先處理這邊的事再說。

等他下到塔底,看到那黑面僧和幾個沙彌都已被綁了起來跪在塔前,正瑟瑟發抖地向魏勝求饒,方靖遠卻忍不住回頭朝塔頂望去,只見塔頂似乎已沒入雲間,在藍天映襯下,隱約可見那舍利塔尖上站著一人,身形纖細,輕盈靈動,倏忽就消失在雲霧之中,真如騰雲駕霧的仙子一般。

真·會玩。

方靖遠無奈地笑笑,徒弟非要跟來保護自己,不答應都不行,鬧點小脾氣,也屬正常。不知何時起,他發現嶽璃不再似一開始那般謹言慎行小心翼翼地對著他,會管他會有意見會有脾氣,不似原本那個偽裝得忠厚老實的小兵,越來越像個正常的有個性的女孩子,是不是說明他的開導和教育成功了?

不管怎樣,她開心就好。

那黑面僧人也是收了錢安排那個小沙彌負責給魏勝和方靖遠帶路,哪想到這竟是個殺手不說,那看似普通的中年大漢和形容俊逸的文生竟然是海州城一武一文的兩大頭腦,頓時就嚇得癱成一灘爛泥,一口氣什麽都招了。

其實在三十多年前,海清寺就已經荒廢了。金兵攻陷海州時,有百姓逃難到海清寺中,寺中主持收留了其中一些老弱婦孺,結果被追來的金兵圍寺封門,要求交出傷兵和藏在寺中的婦人。

那幾個傷兵早已被主持剃度藏在寺中,不想竟是逃難的百姓中有人認出他們是海州城守城將士,將其出賣,招來此禍。主持和傷兵帶領寺中僧人抵抗金兵,讓人帶婦孺逃往後山,藏在後山的一處溶洞中。

等數日後金兵散去,百姓們再到海清寺時,發現大雄寶殿已成廢墟,主持和寺中僧兵全數戰死,以身相殉。

在廢墟中眾人撿出了一百零八枚舍利子,供奉在全寺僅存的九層塔中,後來又有一遊方僧人行至此處,聽聞此事,便為眾僧做法事超度亡魂後,化緣重新興建寺院,收留了一些戰亂後幸存的孤兒,慢慢形成今日的規模。

那黑臉僧也是當時的幸存者,後來回到海州城中,家人皆已遭難,只留他孑然一身,便入寺剃度為僧,被主持賜名渡塵。只是他凡心未了,太過貪財,就趁著主持年老力衰,閉關不出之際,借著自己的老資格,力壓眾僧,開始大肆斂財,結果伸出去的爪子太長,拿了不該拿的錢,眼看著徹底翻船了。

黑面僧痛哭流涕地說道:“老衲只是一時貪念,斂財亦是為了給佛祖重塑金身,為海州百姓積攢功德,還請使君開恩呐!”

方靖遠並不理會他的求情,只是問道:“主持可在?還活著嗎?”

渡塵眼神閃爍,還未來得及開口,旁白一個小沙彌突然喊道:“是他殺了主持!我親眼看到,求使君為主持伸冤啊!”

“你胡說!”黑面僧一驚,急忙說道:“使君千萬不要信這小子胡言亂語,主持在禪房閉關已有半年,老衲平日忙於寺中俗務,幾乎未曾踏足後院禪房,又豈會加害主持?”

“誰真誰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方靖遠沒想到會在寺中遇到行刺不說,還揭開了一樁命案,想到那位真正的主持當初超度英靈,化緣建寺,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卻屈死禪房中無人知曉,他既然知道,便不能不管。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押著黑面僧渡塵前往後院,才轉過塔林,進入後院,就仿佛到了另一處地方,滿地鋪滿落葉,西山竹林沙沙作響,林間隱約可見一處茅屋,只有三間正房,竹木為架,茅草為頂,簡陋得跟前院金碧輝煌的正殿和浩瀚穿雲的九層塔完全無法相比,卻是這名滿海州的海清寺主持清修之地。

見此情形,跟那死要錢的渡塵一比,方靖遠不由對這位主持肅然起敬,讓眾人先清理周圍的落葉,恭恭敬敬地在竹門外行禮,連喊了幾聲都沒有回應後,方才去敲門,不料那竹門根本未曾關嚴實,應手而開,當面便看到一人端坐在蒲團之上,雙目半開半合地望著門外諸人。

最前面的渡塵如同見鬼般慘叫一聲,噗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首,“主持饒命!主持饒命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是那些人怕被你發現,逼我這麽做的……”

主持卻端坐不動,身體猶如泥塑木雕一般,毫無反應,連臉上的表情,都仿佛凝固在最後的慈悲中。

方靖遠搖搖頭,讓人將渡塵押了下去,正打算自己進去看看,卻被魏勝攔住。

“使君且慢,先讓人進去查探一番,以免再有人暗算。”

方靖遠本想說周圍的枯枝爛葉都積了厚厚一層無人清理,要有人在這也會有點痕跡和動靜,可見那黑臉僧忘恩負義,殺人滅口後,竟將主持屍身都棄之不顧,才會見到他本人時驚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