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護送使臣(第2/3頁)

而如今他才到海州數月,就能一舉擊潰徐州金兵,可謂戰功卓著,威名遠振。

範成大原本一直外放為官,回到臨安的時間也不長,他的官職遠高於辛棄疾,如今說出這番話來,可見是發自內心,由衷佩服。

霍千鈞急忙下馬行禮,恭恭敬敬地答道:“辛通判率兵在後方押陣,命末將和嶽將軍前來迎接範學士。”

“好!好!切不可因我一人而誤了軍機。”範成大連連點頭,讓他上馬引路。

嶽璃也跟他見過禮,並未多說什麽,只是看到這位大學士的眼光總是流連於自己身後的那對金錘時,略略感覺有些不適,若不是因為方靖遠的要求,她還真不願穿著打扮成女子,如此裝束總會引來太多人矚目,對她而言,著實有些不甚習慣。

可方靖遠說了,兵將之別,便在於此。若是當個小兵,無人在意,她怎樣裝扮都可,而如今她是大宋第一個女狀元,又是領兵先鋒大將,越是突出女子身份,一則給對方心理壓力,二則振奮己方士氣,還能為大宋娘子軍揚名立萬,吸引更多的娘子從軍入伍……

反正講道理,她是說不過師父的,哪怕再別扭,也只能忍了。

果不其然,範成大見了辛棄疾之後,先是寒暄了幾句,互相贊嘆了一番對方的經歷,顯然都不是省油的燈,話題就轉到了嶽璃的身上。

“嶽將軍不愧為名門之後,第一次上陣,就斬殺徐州刺史完顏廷,如此大功,待上報朝廷後,定有重賞。”

辛棄疾說道:“倒是我們冒昧了,未曾遠迎大學士一行,以致你們誤入徐州被扣留,著實是下官失職。”

範成大連忙說道:“辛通判千萬莫要如此,若非你們前來相救,本官才是真正要出師未捷身先死,我大宋有你們這般良臣勇將,令我等揚眉吐氣,不再受金人羞辱,才是大宋中興的希望啊!”

聽到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得十分投機,嶽璃悄悄地拉著霍千鈞退下,她是寧可出去巡邏,也不願再聽兩位大佬從對金策略到朝廷政策談到儒家經典,再到詩詞歌賦……她終於明白師父為何一聽到陸侍郎和辛通判要填詞作詩時,就會露出一副牙疼頭疼的表情。

她現在的頭,也很疼。

霍千鈞卻有些不明白她為何跑前面來,追上來問道:“範大學士剛才對你贊不絕口,你怎麽不多向他請教請教?以他如今的身份,若是出使後能平安回去,定能入閣拜相……”

嶽璃嘆口氣,反問道:“那你怎麽不留下?”

霍千鈞:“咦,你拉我出來巡邏,我當然要先跟你辦正事要緊啊!省得你回去跟元澤告狀,說我不聽你的話……唉,你說你,都拜了元澤為師,我好歹也算是你師叔吧……別別別,不叫就不叫,別動手!”

看到她一擡手,霍千鈞立刻認慫,“我叫你姐還不成嗎?咱們兩家好歹也是世交,就算……咳咳,不成也是好兄弟,不對,好姐弟嘛!”

嶽璃白了他一眼,說道:“我跟先生在燕京亮過相,辛通判當初在青州舉義,後來成了金國通緝的要犯,都不能明著跟你們進燕京城。你跟在範大學士身邊,千萬要小心行事,切不可馬虎大意。”

“知道!你放心好了,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

霍千鈞拍拍自己的胸脯說道:“連元澤都說我比昔日長進了許多,護送範大學士之事,盡管交給我好了。”

放不放心,現在也只能交給他。嶽璃想到此處,頭疼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正如方靖遠所說,他們現在最缺的是人才,可培養一個人才的時間,遠遠跟不上海州發展的進度,所以還得廣撒網,多捕魚,不對,多挖掘人才。

這樣就不至於像現在,臨渴掘井,臨陣抓差,抓到誰算誰。

只能希望這不靠譜的霍千鈞這次也能靠譜一回。

辛棄疾在金國的通緝名單上,還要去沂州走一趟,只能負責在範成大完成任務回程的時候接應。而霍千鈞和嶽璃,則一明一暗,帶著人馬跟著範成大一起前往金國都城燕京。

範成大在南宋文壇之中,是與陸遊齊名的詩人,行路之中,難免會有所感慨,興之所至,隨筆記下,此行記載,後來寫成日記《攬轡錄》,流傳後世。

霍千鈞和嶽璃此時自是不知,只是對他動輒要考問兩人幾句,都深感頭疼,一路上原本最辛苦的巡邏探路之事,如今到成了兩人都搶著幹的活。

等靠近燕京之時,嶽璃才與他們分道揚鑣,帶著早已喬裝打扮後的海州狸和打掩護的商隊分頭進入燕京,在暗中保護他們之余,順便打探一番金國當前的形勢和對南宋的態度。

方靖遠在她臨行之前,千叮萬囑,這次作為歷練,要以保存實力為主,海州狸的娘子們沒經過幾次歷練,就算抓過金國密探,也不代表她們就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暗探,若有變故,以保住性命為主,只要人在,什麽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