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喜憂參半(第2/2頁)

他帶著的人裏,有根據方靖遠指導專門負責軍械的“工兵”,打掃戰場的同時,就將繳獲的金軍攻城弩、雲車、沖車和猛火油櫃都修整了一遍。只是先前對戰之時,猛火油櫃被燒毀了大半,這東西燃性極強,一個不慎還會爆炸,所以能幸存下來的只有一個,還是因為先前有故障沒推到前面,才僥幸留下。

這東西原本就是當年汴京軍械監研制出來的大殺器,火油是從西夏那邊買來,雖然數量不多,但殺傷力極強,上次使用時,還要追溯到李綱鎮守汴京之時。

可惜當時的大宋君臣根本無心作戰,空有神兵利器而不善用,結果落得那般下場。而金兵自持悍勇,原本也沒把這些東西看在眼裏,荒廢多年後,還是完顏廷在采石磯一戰後,意識到這東西的厲害之處,又從汴京和各城的舊庫裏尋出來翻新,正準備借此揚威,卻沒想到成了給人送裝備的。

有這些攻城利器,攻下沭陽其實並不難,可難就難在,攻城的同時如何保住那幾座糧倉。

否則就算攻下沭陽,失了糧倉的儲備,這一仗同樣算是失敗。

而如今負責鎮守沭陽的,正是昔日海州軍的副將,魏勝的兄弟董成。當初他和魏勝因歸宋之事分歧,投奔了豫王完顏允成,而完顏允成在他眼皮子底下被魏勝算計,雖然對外都說是完顏允成遭天譴而被雷劈死,可他們自己人心裏還是有點數的,尤其是董成,還接到了魏勝的書信,起初還不以為然,直到完顏允成死後,方才惶恐不安,等到完顏廷來接收了這邊的兵馬,就將他打發到沭陽種地,原本以為是個苦差,可沒想到那些風風光光跟著完顏廷去攻打海州的人,竟然全軍覆沒,反倒是他這個被貶去種地的,活到了最後。

被辛棄疾率軍包圍的第一時間,他就拿出了魏勝的書信,附上回信一封,誠摯地表達了自己對海州軍的善意,願意資助部分軍糧,只求留下沭陽自守,以後若海州有需要糧食的時候,亦可向他采買。

“呵,他這是想自治啊?”辛棄疾對這種朝秦暮楚的叛將毫無好感,就算是求饒,這條件也不夠,“告訴他,要投降,就無條件滾出來。就憑他,拿什麽跟我討價還價?沭陽屬於海州,海州屬於大宋,絕不容許任何個人占據,尤其是金人的走狗!”

這話一傳回去,董成當場就氣歪了嘴,“他算老幾啊!老子當初打下海州城的時候,他還不知在哪玩呢!他有本事來攻城啊,敢來老子就一把火燒了糧倉,讓你們統統吃灰去!”

兩邊占據城門上下,隔門對罵了一日,也未分出個勝負高低來。

消息穿回海州,魏勝的臉黑如鍋底,方靖遠卻樂得不行。辛大佬一路所向披靡,這只怕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無賴滾刀肉,偏偏又因為那些流民和奴隸投鼠忌器,舍不得糧食又受不得氣,可不就作難了。

魏勝原自己如今正是回歸大宋,得官家看重,想著若能勸降董成,也算成全昔日一同起義打下海州的情分,可沒想到當時董成模棱兩可,雖說因為他們暗殺了完顏允成而被嚇得沒敢動手,可他跟著完顏廷去沭陽守備,就已讓他心冷了幾分,顯然居然還堂而皇之地打起“自立為王”的旗號,更是讓他下不來台。

若非他一直想招攬回董成,辛棄疾也不會對董成那麽手軟,方靖遠笑了一回之後,便正色對他說道:“你這兄弟,看來是董卓的後人啊!”

魏勝一頭霧水,不解地問道:“此話怎樣?”

方靖遠一本正經地說道:“董卓此人,專養三姓家奴,連自己的後人,也傳染了這毛病,著實用不得,就讓幼安兄把他收了,以免再禍害他人吧!”

魏勝明白過來,苦笑著點頭道:“多謝使君寬宏,機會已經給過他,他自己不願走生路,也怪不得他人。只是……要如何才能保全沭陽糧倉呢?這廝心狠起來,若是不敵,只怕真會將糧倉付諸一炬。”

“這個問題,就要看海州狸的本事了。”方靖遠笑眯眯地看著他,說道:“聽說令嬡也跟了去,希望一切順利,回來正好領獎。不知魏將軍和斥候們,可否準備好彩頭?”

“這……”魏勝著實百感交集,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難過,高興的是女兒心願得償,成了嶽璃的親衛小隊長,可難過的是,自己一手訓練了近兩年的斥候軍,竟然要輸給了這幫娘子軍!

真是白長了一雙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