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巾幗狀元(第2/3頁)

“阿璃和九郎明日便要參加殿試,文武狀元要同日遊街,就看明朝了!”

“對啊!”辛棄疾撫掌笑道:“既是如此,咱們就延後兩日,待阿璃和九郎殿試之後,我去尋兩壇足年的狀元紅來,定要不醉無歸!”

隆興元年的殿試,注定是記入史冊最為令人難忘的一次。

四月十九日,皇帝於集英殿唱名取仕,以禮為題,當堂讓眾進士對策。雖然事先考生們都研究了無數遍近期的《大宋朝聞報》和太學的各種模擬試題,甚至連那些私刻的《五年省試三年殿試》的卷子都研究了一個遍,大多數人都以為此次文舉會以撫邊之策為題,武舉則當論北伐之道,可誰也沒想到,趙昚問的是“禮”。

“仁、義、禮、樂……紀綱法度,所以維持治具者也。……士相與談仁義,蹈名節,而不矜糜曼之虛文。民相遇興禮遜,趨本業……其策安在?”(注1)

而對武舉人,他問的亦非北伐之策,而是《武經七義》,幾乎是武舉必修的《武經總要》基礎知識,可越是簡單的題目,就越難出彩,如此一來,那些武藝卓絕的武進士,在殿試時的優勢蕩然無存,好在嶽璃的基礎打的紮實,又是從底層的邊軍中歷練過的,奪魁幾乎毫無懸念,只是霍千鈞卻大失手,沒能進入三甲,只得了二甲頭名,沒了三甲遊街的榮譽,懊惱不已。

三日之後,文武狀元打馬遊街,往年最出彩的都是文狀元,可今年整個臨安城的小娘子幾乎瘋魔了一般,都在為武狀元歡呼。

無他,只因這是大宋開國百年以來,甚至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巾幗女狀元,人人都想湊近來瞧一瞧看一看,這位女狀元可是生了三頭六臂五大三粗方能戰勝全國各地的英豪壯士,奪得武舉魁首。

可他們看到的,是個有些削瘦的少女,看起來雙十年紀,生得英氣勃勃,且不論相貌如何,單是一對晶亮燦然的眸子就足以讓人見之難忘,完全忽略她的容貌和性別,那種凜凜然颯爽風姿,無需任何裝飾,便可卓然傲立於所有男子之中,散發出獨屬於她的魅力。

“嶽璃!嶽少帥!”

人群裏忽然爆出一聲大喝,帶著幾分哭,“嶽元帥在天有靈,後繼有人!我大宋光復有望,指日北伐,收復故土,不搗黃龍誓不還!”

那人白發蒼蒼,約莫五六十歲年紀,跪倒在禦街前,雙目熾熱地望著嶽璃,然後朝著西北方連磕了三個響頭,“嶽帥,您後繼有人,我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圍觀眾人方才明白過來,不禁嘩然。

“原來武舉狀元是嶽元帥之孫,難怪如此了得!”

“聽說她天生神力,使得便是嶽雲的那對金錘,光單錘就八十斤重呢!”

“聽說她出世之時,便現有異象,自幼都是當男兒般養大的……”

“莫不是花木蘭在世?”

……

路人們尚在討論嶽璃的出身,有些年紀大的知道嶽飛父子之事的,都感慨不已,雖不能說太上皇當初被奸佞秦檜蒙蔽,以致害了忠臣良將,可贊美當今官家識人善任,撥亂反正,肅清朝堂奸佞,定然能中興大宋雲雲。

小娘子們哪裏知曉那些典故,她們只知道,今日有嶽璃奪得武狀元,以後她們也同樣有機會進武學參加武舉,甚至各大書院也不再拒收女生,昔日向她們關閉的大門,從這裏打開一道縫,慢慢地,會給她們帶來一個新世界。

而她們,也同樣會回以自己的光彩,隨著這些打碎了陳規墨矩的女子一起,走上一個與她們上一輩完全不同的道路。

看著灑向嶽璃的漫天花雨和荷包,方靖遠不禁唏噓不已,霍千鈞卻不滿地沖他翻了個白眼,“嘆什麽氣?是不是覺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今滿臨安城的小娘子們口口聲聲喜歡的都是阿璃,早就忘了你這個探花郎了!”

“是啊!”方靖遠簡直求之不得,感激涕零,“阿璃真是我的好徒弟,拯救為師於水火之中!只望她日後能登壇掛帥,如穆桂英、邠國夫人(梁紅玉)那般,名垂青史,帶出一支真正的娘子軍來!”

“來了來了!”霍千鈞忍不住從他手中抽出一支牡丹來,朝正好路過樓下的嶽璃扔了過去,“你準頭不夠,我來幫你砸——”

方靖遠還沒說自己壓根沒想過朝嶽璃擲花,霍千鈞就已經搶了自己手裏最鮮艷的那朵大紅牡丹扔了出去,他剛伸出手去,沒攔住,眼睜睜看著那朵花飄落下去——

嶽璃忽然擡頭,似有感觸般朝他們這邊望過來,猛然一伸手,從朝她落下的漫天花雨之中,獨獨捏中了那支牡丹,順手別在了胸前,朝他燦然一笑。

看那眉眼彎彎,笑靨盈盈,方靖遠忽地呆住,感覺,其實,送朵花給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