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國之大事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2/3頁)

嶽璃也是進了武學後,才有機會真正參與這項演練,好在有霍千鈞這個“復讀生”帶著,她比其他人多了不少配合訓練的機會,除開剛開始幾次指揮士兵時因為不熟悉指令而出錯外,後來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追上並超過了霍千鈞,成了他這次奪魁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牛奔和其他武學生,大多都折在了策問一關,畢竟習武之人讀書的少,能熟悉兵法精讀史書的就更少,除此之外還得能判斷能分析的,更是屈指可數。

能入最終兵法戰陣演練一關的,只有五人而已。

武學嶽璃、霍千鈞,川府吳一舟、江州孫顯祖、廣州顧震越皆為外場優等,策問上等,終於進入最後的實戰指揮考場。

從大宋立國以來,對遼、西夏、金幾代草原騎兵,都是以步兵結陣迎敵,從早期的圓陣方陣到梅花陣、連環陣再到後來的雁行陣、九宮八卦陣,則是從純步兵的刀槍弓箭組合開始結合戰車布陣,對指揮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趙昚這次既然下定決心要推廣三戰車,自然要考校這些武舉人對此的了解和運用,這一點,就連方靖遠也事先不曾跟霍千鈞和嶽璃提起,既是為了避嫌,也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發揮。

畢竟陣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所有的較量都要根據對手的變化而調整,準備得再好的小抄,碰上完全不按套路出招的對手,也一樣是張廢紙而已。

好在嶽璃自由經嶽雷指點,早已記下了嶽飛兵法精要,背嵬軍之所以能夠成為嶽家軍的王牌,讓金兵喊出“撼山易憾嶽家軍難”的口號,就是因為他們用的是步騎車結合的卻月陣,對戰車的了解和運用,甚至不在魏勝之下,以最短的時間擊敗了顧震越,奪得第一。

而川府這兩年同西北金兵也是戰事不斷,牢牢地當初了金兵入川之路,雖然戰車用的不多,但吳一舟對此顯然比孫顯祖和顧震越更熟練,只是稍遜於霍千鈞,堪堪取了個實戰第三。

然而,算起策論成績,最後總分第一的雖然還是嶽璃,可第二卻變成了孫顯祖,霍千鈞第三,吳一舟第四,顧震越第五。

這跟文舉不同,考試的人少,錄取的人更少,只過了五日,便已張榜出了成績,取中的三十名武進士中,除嶽璃之外,還有兩個女生,一個是女飐社來的繡帛兒,一個則是隨著霍青娥回來,靠霍家保舉得到考試名額的霍小小。

嶽璃在武學本身就是開掛的人物,碾壓一眾男生以頭名獲得保舉解送省試,考試中無論是外場的弓馬騎射還是武藝較量,都遙遙領先不說,連策問和兵法都勝過一眾考生,著實讓人心服口服得無話可說。

而繡帛兒的柔術天下無雙,就算霍千鈞被她纏上也未必能脫身,加上她的飛刀厲害,看似柔弱,弓馬雖勉強壓線過關,可武藝和策問成績力壓眾人,居然列入前十之內,讓霍千鈞都嚇了一跳。

不過繡帛兒再讓人意外,也沒有霍小小嚇人。她本身面上有疤痕,相貌一關若不是有霍家保舉,根本不能參試,還是方靖遠想到個去疤痕的方子,找禦醫配了藥給她先去疤再連續給她敷了十多日面膜好歹過了這一關,想著很快落選讓她圓了考場走一遭的夢想就行。

可誰能想到霍小小貌不驚人,瘦瘦小小看似柔弱,卻有一身力氣,不光是弓馬箭術了得,武藝較量時也名列前茅,要不是在策問上臨時抱佛腳的領悟不夠深刻,學習不夠紮實,這次進入第三輪的也會有她的一席之地。

饒是如此,她也取得了第十九名的好成績。

最終哪怕只有三個女子考中,然而,第一、第八、第十九的名次,依然讓一眾考生們瞠目結舌,再不敢說出女子不如男的話來。

到武舉放榜之時,進士九經科的成績也已經張榜公告,隆興元年的省試,賜禮部進士木待問以下五百三十八人,兵部進士嶽璃以下三十人,定於一月後分兩日於崇政殿皇帝親試。

而此刻的趙昚,開始看著金國派人送來的國書犯愁。

因為趙構留下的爛攤子,他現在還得向完顏雍稱臣,完顏雍派人送來國書,討要歲貢之外,就要求“歸還”海州之地。顯然,那邊已經收到了他給魏勝任命的消息,原本魏勝是金國“後院”的義軍,就算占領海州,也是在他們腹地的“癤廯”之亂,可一旦得了南宋的冊封,成為南宋的屬地,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尤其是那金國使者還極為囂張,仗著有完顏雍的“聖旨”,口口聲聲見旨“如朕親臨”,要代完顏雍接受宋國君臣的“國禮”朝拜,這讓尚年輕氣盛壯志滿懷的趙昚如何能忍,若不是被眾臣勸阻,只怕當場就要跟金國使臣翻臉。

饒是如此,回到宮中,趙昚也氣得心口疼,慕崢便急忙使人召請方靖遠入宮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