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滴水變色 PH試紙來一套(第2/2頁)

“好吧,算你有理。”有些美學強迫症的張玉湖雖然看不慣這張“粗劣”的地圖,卻也接受了他的理由,“那就照你所說,當如何驗水尋源?你說的這試紙,又有何用處?”

方靖遠點點頭,遞給他們每人一根幹凈的竹筷,然後說道:“首先,我們用采樣來的水硯墨試寫,找出與這泄題之人抄卷用墨最為相近的水樣。”

“然後,按照地圖上的標識,將相似水樣和附近的十份水樣都以試紙測驗,嗯……就是取一滴水,滴在試紙上……稍等片刻就會變色……”

缺少的工具太多,他有些遺憾,卻也只能因陋就簡地將就使用,好在這種實驗極為簡單,最基本的酸堿測試,很快就有了結果。

“咦?真的變色了!”

“方大人莫非會變戲法?這滴水變色之術,到底是何緣故?”

他們用竹筷蘸水,學著方靖遠的動作,小心翼翼地將瓷瓶中的水樣滴在試紙上,不一會兒果然變色不說,幾乎每張紙的顏色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同,有些從紅到黃,由綠到藍,深深淺淺的變化,奇妙無比。

看著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滴落在試紙上的變化,仿佛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眼前打開,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魅力。

幾位大佬看得稀奇,驚詫之余,問題一個接一個,幾乎忘了他們為何做這個實驗,倒像個孩子般好奇心大發,不停地尋根問底,眼睛亮的仿佛一下子被點亮的星空。

方靖遠完全能理解他們此刻的心情,古人對化學實驗掌握最多的,是方士道士,儒家素來對此深惡痛絕,認為這些怪力亂神之術是騙人的把戲,如今幾位不光親眼所見,甚至還參與其中,親手所為,愈發覺得奇妙無比,自然按捺不住。

這幾位能有今時今日的成就,以及在後世青史留名的傳奇經歷,都不是尋常人等,無論智商還是動手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強人,對新知識的認知力高,好奇心和接受力自然也遠超常人。

能拐著大佬們從文科轉向理科,或許也是他此行的成就之一吧!

“是因為水中酸堿度……”方靖遠順口一說,看到幾人臉上的迷茫之色,立刻頓了頓,想到自己現在所處的時代背景,心底有些無奈地嘆口氣,只能換了個更容易接受的說法。

“我的意思是說,因為臨安城下水系紛雜,水脈和地脈混和後,哪怕相鄰之地所出的井水,亦有甜苦之分,就是因為水質不同。而我們今天做的試紙,就是為了檢測各處水源的酸……水質。”

“水質的不同,直接會影響到研磨後寫出的字跡在這種毛邊紙上的反應……”他不曾說,後世檢驗古畫真偽的試劑步驟中,就有這一步。

再高明的模仿者,也無法找到千年前同樣的水,同樣的紙,同樣的墨,哪怕通過各種精密儀器和高超的畫技能模仿的外表一模一樣,卻也無法真正做到一模一樣。因為,時間對世間萬物的影響,是最高明的科技也無法模仿的絕對權力。

“我們通過對這些水樣的檢測,尋找水脈來源,就可以確定抄寫這些題目的人,身處的大致位置。因為買紙張的人可以來自各處,但用來研墨的水,絕不可能離他太遠。”

“各位大人請看,這幾個瓷瓶取來的水,滴水後會變成紅色,則說明此處的水質就偏酸性。而另外一處的水,則滴水後變淺藍色,與那邊的截然不同,說明此處的水質就偏堿性……”

張玉湖手裏一直捏著一張色澤最為鮮艷的試紙,那張試紙上的水樣不知從何而來,竟將試紙浸得通紅,猶如滴下的鮮血一般。

聽到方靖遠說到此處時,張玉湖神色若有所思,忽地截口問道:“元澤既然能令紅紙變白,又能使滴水色變,這種紅色猶如血色……那不知斬黃紙殺鬼流血之法,可否同出一理?”

咦?舉一反三,厲害了這位大佬!

方靖遠驚詫地望向張玉湖,點點頭,“那是自然,張大人莫非見過有人如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