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風起兮(第2/2頁)

如今完顏亮能南侵一次,金兵就還會來第二次,而川南各地戰亂不斷,朝廷無力彈壓,也是因為缺少得力將帥。

但凡有志男兒,誰不想“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呢?

無論是方靖遠特地在鄉試中出的那道“何日相逢”題,求賢若渴,還是如今勸趙昚為嶽飛平反,為的都是在這大風將起時,找到那些堪為社稷棟梁的有用之才,讓他們能在這個時空裏,不被奸佞排擠貶斥,得以施展才華,成就一番事業。

畢竟,對於方靖遠來說,這個世界對他的限制太多,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摸索了解,找出屬於自己的那條路。

當然,在這條路上,給自己定個小目標,順手能救下的人,先救下,能拉攏的人,先拉過來。

尤其是那幾位曾經留下千古名篇,讓他當年背誦默寫痛苦的死去活來的,得重點標記劃線,一個都不能少。

這不,剛向官家申請重整嶽家軍,方靖遠就見到了一個新同事。

“務觀上書整飭吏治軍紀,與元澤先前所言不謀而合,你們不妨先行商議,形成定策後再提交給朕。”

趙昚拍拍方靖遠的肩膀,帶著幾分幸災樂禍的神色,說道:“元澤在詩賦一道頗有不足,陸卿正好擅長詩詞之道,你可以好好向他請教請教。”

“臣……遵旨。”

方靖遠面無表情地應下,內心的小人卻掀翻了一百次桌子。

陸遊陸務觀,號放翁,他的絕筆詩作《示兒》,正是必考必備必默古詩之一,如今原作者撞在了他的手裏。

呵呵,當年你“但悲不見九州同”,希望“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那麽,我若是讓你活著看到九州一同,親自北定中原,那這首《示兒》,是不是就會徹底消失在中小學課本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