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你來我往(第2/2頁)

在衡量之下,他最終還是決定,讓他舉薦過來幫他的陳明遇嚴防死守,算是權衡之計了。

他這麽想著,真要下令出發時,忽然有一騎快馬而至點將台,向他稟告道:“新任遼東遊擊李來亨領一千余騎兵前來向大帥報到。”

一聽這話,閻應元不由得大喜,他正缺騎兵呢,這就又來了一千多騎兵,這正是太好了。

騎兵多了,對於此次戰事的把握就更大。

於是,他二話不說,立刻傳令,讓那遼東遊擊過來校場這邊。

李來亨一路上並不耽擱,甚至可以說,已經盡可能快地趕路,全軍都是風塵仆仆。來到校場上,看到這個架勢,他便知道,自己稍微來晚一點,就可能趕不上了。

原來朝廷的官軍,還真會主動進攻建虜!李來亨心中想著,又一次改變了對朝廷官軍的想法。剛才還沒過來的時候,他就聽到了“死戰”的吼聲。

這個吼聲,他能聽出來,並不是隨便喊一下的那種。作為打慣仗的人,對此是敏感的。

看到點將台上,主將也是一身戎裝,看著要出征的樣子,對於這種好漢,李來亨同樣是欣賞的。便立刻翻身下馬,雙手抱拳稟告道:“遼東遊擊李來亨,奉興國公之命前來報到,參與遼東之戰。”

說完之後,他還從懷裏掏出了一封信,雙手遞給閻應元道:“這是興國公給大帥的信。”

閻應元一聽李來亨是興國公派來的,更是有好感,便立刻微笑回應,拿過信件先看了起來。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李來亨,竟然是李自成所部流賊中的悍將,有感於朝廷之變,不想天下繼續大亂而民不聊生,棄暗投明,被興國公封了遼東遊擊,不想打原來的同伴,自願前來遼東打建虜。

如果是別的將領,可能對李來亨的來歷會感到鄙視,畢竟是流賊出身。然而,閻應元本身就是典史出身,驟然提拔。在一般人眼裏,其實出身也低。

因此,閻應元對於李來亨的來歷壓根不介意,甚至還有一絲敬佩,沒想到他小小年紀竟然能分清是非。這棄暗投明的事情,又不是被俘之後投降,是非常難得的了。

另外,張明偉在信中,也給閻應元說了。李來亨出身流賊,剛好擅長流動作戰,是攻打遼東腹地的主帥最好人選。因此,這次出征遼東腹地,可以以李來亨為主將。

張明偉之所以寫這封信,主要的目的,也是考慮,在原本的歷史上,閻應元是以守城著稱。如果可以,他是希望閻應元守著山海關,確保山海關不失的。

興國公的意思,閻應元絕對是非常重視的。

於是,他也沒什麽其他考慮,立刻便把興國公信中的意思給李來亨說了,並開門見山地問李來亨道:“如若按國公安排,你來領軍,你會怎麽做?”

如果能通過他的面試,他便能放心。要不然,第一次出征遼東腹地事關重大,哪怕是國公舉薦,他也是有疑慮的。

李來亨一聽,心中不由得有點意外。他沒想到,那位興國公竟然如此看重他,還考慮把天下聞名的關寧鐵騎交給他來統領。

如果一般人來說,會對此感到惶恐。然而,你可以說李來亨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好,還是他真得想要立功,總之,他聽了之後沒有絲毫懼意,昂首答道:“不動則已,動如脫兔,迅雷一擊,隨即遠遁,飄忽不定,不給建虜反應便是。”

類似的戰事,可以說已經經歷過很多次。

頓了頓,李來亨又補充一句道:“這種戰事,最重要的是不怕死,不停留,不留痕!”

閻應元聽得心中滿意,便又問了幾個問題,李來亨都是想也不想,隨口所答,都能讓他滿意。

最終,他便感慨道:“國公果然慧眼!”

他卻不知道,李來亨能堅持抗清到最後,如果沒有對危險的嗅覺,早就被滿清給殺了。

於是,閻應元下令,軍隊再休整一天之後出發,以李來亨為主將,陳明遇為副,領五千騎軍,走海路出征遼東腹地。

這將是東江鎮沒了之後,大明軍隊第一次再踏足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