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太後(第2/3頁)

她看一眼曲沉舟:“你說是唐喜蘭借著在宮中往來之便,對源兒下手?誰告訴你的?”

“娘娘,我一雙眼靠天吃飯,不需要誰來告訴。”

曲沉舟見太後目光中都是狐疑,篤定地回答:“唐家最擅長的便是私宅陰毒伎倆,唐喜蘭已經十歲,什麽事不懂?可在別人眼裏,她還是個孩子,沒有人會想到,她會做什麽。”

“娘娘且回想一下,你日夜護著殿下,提防明槍暗箭,可曾防備過唐喜蘭?同是小孩子,唐喜蘭陪殿下玩的時候,有人時時盯著殿下吃了什麽嗎?”

“若是一次毒發,怎會查不出來,您必然不肯幹休。可如果每次混進去的劑量並不大,時日久了,殿下的身體日漸衰竭,任誰都查不出由頭來。”

太後端著茶杯的手顫了一下。

曲沉舟放緩聲音,一點點將那些已經龜裂的懷疑敲成碎片。

“娘娘,唐家做這些事,並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一兩個人,甚至不是一代兩代人。”

“您就算再不理外事,皇後在宮中這些年做了什麽,您真的就不知道嗎?”

“還記得譚瀚林的次女嗎,在嫁與林家之前暴斃,因為皇後不願意見到譚林兩家結姻親。”

“遠的不說,嫻妃娘娘……您看不出來嗎?”

太後的呼吸急促起來:“為什麽?”

其實她能想得出原因,因為唐喜蘭跟源兒的年紀相差太多,根本等不到源兒長大選妃,就不得不出宮嫁人。

只要源兒活著,唐喜蘭就永遠做不成皇後。

“皇上……皇上呢……”她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不顫得那麽厲害:“皇上知道嗎?當初我沒了源兒,皇上生母也沒了……難道不是巧合……”

“抱歉,”曲沉舟垂下眼眸:“我並不能知道所有事。”

太後換了說法:“你進宮之後,是皇上不讓你見我嗎?”

曲沉舟更正道:“皇上並沒有讓我見您。”

太後閉了閉眼,掩蓋不住的疲倦。

“我這些年開始,逐漸體虛乏力,起初只當是上了年紀,還是小喜子對我上心,發現哪裏不對。”

“皇後的湯,我不能多喝,可若是不喝,反倒會虛得厲害。”

“皇上孝敬的東西,倒像是想讓我活得久一點。”

她放棄了所有抵抗似的,壓在心裏多年的話終於有了個可以傾訴的地方。

“就算你不說,我也的確早就想過,源兒的死,十有八|九跟唐家有關。”

“如今我想明白了,無論皇上當年有沒有參與,他必然是知道的,所以他不敢讓你見我。”

“他讓我活著,因為唐喜蘭做下的那些事,我是他威脅唐喜蘭的一個把柄,是麽……”

曲沉舟抿著嘴,看著老婦人眼中的搖搖欲墜,輕聲道:“太後節哀。”

太後忽然一口氣將茶喝了半杯,用帕子沾了沾眼角,昂頭問道:“曲沉舟,你又是站在哪邊?處心積慮見我,說了這些事,究竟是為什麽?為了誰?”

“娘娘,我們的時間不多,”曲沉舟又說一遍:“我說這些話,於我而言,為我自己,於您而言,也是您一直想知道的真相。”

“我不想做什麽,只提醒您眼下的情形。齊王已經不可能回來了,敬王推我上來,皇上已不考慮他,懷王低調不生事,手裏空有些銀錢。”

太後的喉中一緊:“你是說……”

“太後久居後宮,又身體微恙,不知道前朝的事情有可原。可既然把目光放在皇後身上,難道不知道,皇上已將十裏亭的兵權交給了寧王?”

“其中的深意,我想不出第二樣。”

這其中的深意,便是皇上心中的秤已經偏了方向。

太後不再說話,手指卻不安地輕輕撚著手帕,開口時,聲音中帶了些微顫抖。

“曲司天,你跟在皇上身邊,皇上是這麽想的?”

“聖心難測,抱歉,我也不確定,只是聽說,寧王爺最近在整治十裏亭駐兵時遇到些麻煩,皇上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太後站起身,看著腳下的日光拉得更長,已經爬上了膝蓋,忽然下決心似的,直接問道:“你想要我做什麽?我怎麽做,才能不讓慕景昭那個狗崽子爬上皇位!”

曲沉舟也站起身,柔聲回答:“我怎敢支使太後,而且我也的確是不知道太後能做什麽,能做到什麽程度,我只想告訴您……”

他走近一步。

“自您進門起,我就在為您蔔卦,可是沒有辦法——無論走哪條路,您也只有死卦。”

“您剛剛說的對,留給您的時間不多了。”

太後也沒有想象中那般吃驚,面色平和:“是誰動手?”

“看不出,不清楚,這意味著,任何人都有可能,唯一不變的是,您從出發來見我的時候起,就注定已經逃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