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驅逐

數日後, 蕭繇率領十萬大軍朝西北而去。根據斥候探得的消息,半月前,西戎大軍的確是朝西北去了。

蕭繇誓要斬下元坦頭顱, 將西戎人逐出長城以外。

裴凜之坐鎮長安,安排將士去肅清境內西戎殘兵,為日後的治理掃清障礙。

他一邊掃蕩西戎殘兵,一邊在各州郡試行新政,並寫信給蕭彧,讓他盡快派官吏來接管西戎。

在安國推均田制的時候, 受到了很多地方勢力的阻撓, 但在西戎就不必擔心這個,誰不服從,那就直接暴力壓制。

看著被燒毀的皇宮, 裴凜之有點頭大, 看來就算是打下了長安,一時半會兒也沒法遷都, 建業的皇宮已經是湊合用了,長安的怎麽也不能湊合吧, 必須得重修。

重修就意味著花錢花時間, 這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

蕭彧接到裴凜之的捷報,大喜過望,沒想到長安竟會這麽容易被拿下, 謝天謝地,傷亡是越少越好。

現在主要對手就只剩東戎,待養精蓄銳幾年, 就能夠與東戎正式開戰, 驅逐完胡人, 他的心願就了了,可以和裴凜之過幾天安生日子。

蕭彧一邊著手安排選拔考試,一邊派遣官吏赴秦州協助裴凜之推行新政。

已經有大半年沒見到他了,不知道何時才能重聚。什麽時候,他們才能過上天下太平、永遠也不用分離的日子呢?

蕭繇率領大軍與吐谷渾潰逃的殘兵在吐谷渾與西戎邊境上相遇。

西戎全力攻打吐谷渾的皇都吐谷渾城,吐谷渾將士殊死搏鬥,終究還是沒能抵擋住倍數於己方的西戎兵。

吐谷渾已經被西戎鵲巢鳩占,吐谷渾人只能倉皇四逃,卻發現無容身之處。

見到安軍,吐谷渾單於如獲至寶,親自來向蕭繇求援,希望他們能夠幫忙將西戎人趕跑。

蕭繇眼珠一轉,計上心來,答應了幫吐谷渾驅逐西戎人。因為吐谷渾世代養馬,騎兵驍勇善戰,不過因為人少,又跟西戎打了半年之久,碰上西戎傾巢而出,便落了下乘。

安軍騎兵不足以與西戎騎兵抗衡,用吐谷渾的騎兵來對付西戎騎兵,這樣就會減少安軍的犧牲,同時也能借此機會消耗吐谷渾的兵力。

哪怕是將來蕭彧不打算吞下吐谷渾,也能將它變成安國的藩屬國和養馬場。有了馬場,何愁沒有精銳騎兵。

吐谷渾要奪回自己地盤,自然是一馬當先在前頭沖鋒陷陣。與安軍的步兵配合,再加上攻城的不二法寶火藥,兩軍合力,一鼓作氣攻破了吐谷渾城,剛剛才安頓下來的西戎皇帝與大臣們只能再次倉皇逃跑。

面對潰逃的西戎人,蕭繇才不管什麽窮寇莫追,他率領大軍,對西戎人窮追猛打。

一路上,西戎人傷亡慘重,剛開始還帶著文武百官的家眷,後來這些家眷被陸續拋下,從皇帝到大臣都改成騎馬奔逃。

西戎一路潰逃到涼州以西,蕭繇依舊不肯放棄,因為他還沒有殺了元坦,他與吐谷渾單於繼續率領騎兵追擊西戎軍。步兵已經被他們舍棄,因為補兵行軍速度太慢,人數過多,消耗過大,補給會跟不上。

吐谷渾單於似乎也想永絕後患,是以十分配合蕭繇。兩軍聯手,竟追逐了快兩千裏,終於在嘉峪關前與西戎兵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西戎兵一路奔命,完全沒有補給可言,是走一路搶一路,路上還有無數掉隊的騎兵,幾萬大軍一路慢慢損耗,到了嘉峪關的時候,原本的五萬大軍竟只剩下了三萬,還是沒吃飽飯的那種。

安軍這邊情況只能說稍微好些,因為急行軍,後續糧草跟不上,將士所帶糧草也早就消耗光了,全憑著吐谷渾人熟悉環境,在荒漠和戈壁灘上能找到有水草的綠洲,還能跟當地的遊牧民兌換食物,才不至於斷炊。

雙方都是疲兵,拼的就是意志。西戎人不想輸,輸了就萬劫不復了。安軍與吐谷渾軍也不想輸,辛辛苦苦追趕了兩千裏,不將這些西戎人殺光,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這一仗打得昏天暗地,顯然安軍與吐谷渾聯軍優勢更為明顯,不僅兵馬更多,糧草短缺得也沒有西戎兵嚴重。哪怕是西戎兵再勇猛,戰爭還是以一面倒的形勢出現了。

越來越多的西戎兵被斬下馬,隨著死傷的增加,西戎兵的膽氣也開始動搖了。

西戎皇帝元坦趁亂帶領自己的親兵超嘉峪關外逃去。

蕭繇見狀打馬去追,迎面卻趕上了一支流矢,他下意識地一偏頭,那支箭便插在了頸脖上,他身體往後一仰,墜下馬來。

旁邊的親隨嚇得趕緊跳下馬來:“王爺!”

親隨看著左側脖子上插著的箭,嚇得面無人色:“王爺,王爺,你要不要緊?大夫,快,大夫快來!”

鮮血汩汩地從蕭繇的脖子上冒出來,親隨慌忙伸手想去堵他的傷口,卻又不敢,只能扶著箭尾,不讓它將傷口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