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變法

裴凜之將一大一小兩個人都摟進懷裏, 摸著阿平的腦袋,說:“阿平以後就有爹爹了,師父和爹爹會保護你的。阿平以後也要保護爹爹啊, 不能讓任何人欺負爹爹。”

阿平用力點頭:“嗯, 我最喜歡爹爹了, 爹爹,我會保護你的。”

蕭彧在他小臉上親了一下:“謝謝阿平, 爹爹也會保護阿平的。”

裴凜之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異常巨大, 這兩個男人是當今天下份量最重的人,他將會用一生去守護。

翌日,他們在祠堂中舉行收養儀式,主持儀式的是王啟, 作見證的則有蕭繇、裴凜之、閔翀、孫非等朝中要員。

對於蕭彧要收養阿平一事, 除了裴凜之和閔翀態度平靜, 其余的人都很震驚, 蕭彧如此年輕, 為何就要收養兒子呢。

還遭到了王啟等大臣的強烈反對,這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如若蕭彧將來自己生了兒子, 養子和親子之間可能因為爭權奪利而發生不可控的禍端。

蕭彧在別的事上無比英明, 唯獨在後妃與子嗣上太過反常。

蕭彧則是這麽回答的:“皇帝之位, 理應能者居之,如若將來我的養子比親子能幹, 養子繼承皇位亦未嘗不可。如若親子比養子英明,那就由親子繼位。”

這話當然是搪塞王啟的, 他的兒子影兒都沒有呢, 也不可能會有。

王啟聽見這話簡直要氣吐血:“陛下說得輕松, 九五之尊怎能讓一個外人繼承了去!讓天下百姓如何信服!”

蕭彧說:“阿平並非外人,他是越王蕭胤的骨肉。越王在危難之際,將孩子托付於我,如今越王已經不幸故去,只留下這個遺孤,我將他視若己出,難道不應該?”

王啟被他堵得啞口無言,他是最重視宗族傳統的,侄子失去了父母,叔伯理應將已成孤兒的侄子視若己出,加以善待,所以他沒理由反駁蕭彧的收養行為。

“陛下仁厚,願意照顧兄弟之子,但萬不可立此子為太子。這將會為日後的朝綱大亂埋下禍根。”王啟認為蕭彧可以收養阿平,但絕不贊同立他為太子。

蕭彧沒再反駁他,這事得慢慢來。

在祠堂中祖先的見證下,他們舉行完了收養儀式。阿平也恢復了真名蕭騫,這是越王為兒子取的名字,如今越王已故,這便是他留給阿平最後的東西了,蕭彧沒敢剝奪這個父親的權力。

雖然有了大名,但阿平依舊還是用小名,大家都習慣了他叫這個名字。

府中的侍從也紛紛改口管阿平叫殿下。阿平總反應不過來,別人叫他,他還總是糾正別人:“我叫阿平,不叫殿下。”

於是大家便叫他阿平殿下,他才慢慢接受下來。

阿平四歲了,他很聰明,個子長得也比同齡人高一些,在家沒玩伴,非常寂寞。

蕭彧決定等秋季開學時,送他去學塾上學,也不為上學,主要是讓他有玩伴,而且跟平民接觸,能夠熟悉普通人的生活狀況,了解民生疾苦。

今年風調雨順,又換上了雜交稻種子,廣交崖三州的早稻獲得了大豐收。蕭彧十分驕傲,覺得自己所學總算沒白費,真正為百姓帶來了福祉。

未料這日閔翀跟蕭彧反應:“今年糧食豐產,價格暴跌,官倉是否要購入一些糧食?”

蕭彧便問:“糧價是多少?”

閔翀說:“糙米一鬥只需十文,比去年跌了三分之一。”

蕭彧皺眉:“今年增產的糧食最多也就三分之一,糧食怎麽跌得如此嚴重?”按理來說,雜交稻增產,會讓一部分缺糧的農民不用擔心餓肚子,也不會多出太多流入市場,怎麽會跌這麽嚴重。

閔翀說:“我著人去打聽了,不少地主今年開始不收糧租,改收現錢了。佃農為了換錢,大量糧食湧入市場,價格就低了。”

蕭彧敏銳地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農民增產,家家不缺糧食,市場上就不會需要太多的糧食。價格確實會壓得便宜。你去調查一下,都是誰在收購糧食,看是不是北邊來的商人。”

他擔心是北邊來的糧商在低價購糧,將來這些糧食就會成為對抗自己的戰略物資。

閔翀立即領會了蕭彧的意思:“臣明白了,這就派人去調查。”

兩日後,閔翀回來匯報,北邊來收糧的也有,但並不多,主要是本地的地主在收購。

自去年至現在,廣州一直在宣傳防治北邊來的天花,對北邊來的商船查得很嚴格,商船沒有官府出具的文書是無法跟廣州當地人做生意的。

蕭彧眉頭緊鎖:“這些大地主不缺糧食,他們為何要低價收購糧食?恐怕這糧價也是他們壓低的吧。”

閔翀笑道:“陛下聖明,糧價就是他們壓低的。”

蕭彧冷笑:“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歉年收糧,豐年收錢,什麽規矩都是他們定的,簡直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