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出征

三月初一, 崖州也進行了選拔考試。崖州的人口約為廣州的十分之一,報名人數卻有將近二百人,這說明了蕭彧以及新政在崖州的影響要遠大於廣州。

也是同樣的考題,考試結束後, 先由姚陶、唐敬雲、孟洪、關山等進行初審, 再將試卷送往番禺進行最後的審核。

這是為了以防試卷在運送途中出現遺失與損壞,考生至少還有一個成績。

崖州報考的人數雖然多, 但成績沒法與廣州的比, 最後錄取的人數在五十人左右, 前六的考生被選中前往廣州,由蕭彧親自面試,且大概率會留在朝中任職。

也就是說, 第一次選拔考試,錄用了一百五十人。此外武科也招收了五名考生,因為報考武科的考生太少了。

分配的時候,番禺留了二十幾人,分別安排到各個衙門中,從基層做起。

蕭彧當初設計的六部中央機構,目前僅有兵部與戶部成立起來了, 兵部由裴凜之領銜,戶部是閔翀負責。

這次考試結束之後, 蕭彧打算將禮部開設起來, 由王啟為尚書, 負責教育、禮樂、民族與外交問題。

蕭彧深知,王啟代表的是傳統儒家思想, 他統領禮部, 教育改革的阻力會比較大。

但放眼整個天下, 能夠認同他思想的,除了裴凜之和閔翀,也就是他親自教出來的那些學生。

而這些學生都還太年輕,根本擔不了如此重任,只能慢慢來。好在現在班底不大,他可以自己多費點心,引導一下教育的方向。

蕭彧去請王啟出山的時候,王啟拒絕了:“恕難從命。如今我乃陛下階下囚,怎能擔此大任。”王啟終於改口了,也就意味著,他已經認可了蕭彧的身份。

蕭彧言辭懇切地說:“我也深知王大人的憂慮。但思慮再三,似乎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如今我朝初創,百業待興,人才奇缺。雖說剛考完選拔試,但到底都是新人,禮部尚書此等職務,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擔當,所以才請王大人出來主持。請王大人協助我!”

王啟捋著胡須,嘆氣:“非我不願,實不能也。我若是真在你朝擔任官職,只怕族中父老受我牽連。”

蕭彧點頭:“確是我強人所難了。如今禮部尚書之位只能虛位以待了,王大人何時想通了,便可來找我。不過往後我若還是有什麽疑問,希望還能得到王大人的釋疑解惑。”既然不能來當官,那就給自己當個顧問吧。

這點王啟倒是沒拒絕:“願意為陛下效勞。”

所以盡管王啟沒擔任官職,蕭彧還是按照禮部尚書的職務為他發放俸祿,如今王啟回不去建業,又不能出仕,一家子總不能坐吃山空。

禮部還是創辦起來了,蕭彧任命一名叫謝從的崖州士子為禮部侍郎,專門負責教育事宜,因為他從前在崖州擔任學塾夫子,由他來督辦各地學塾是再合適不過了。

廣州人口過百萬,學童數量自然與崖州不能相提並論。除了要修建更多的學塾,聘請更多的夫子,還要準備更多的教材。

廣州學童受教育程度普遍要比崖州高一些,有不少已經上過家塾與私塾,所以並非都是初級班,因而教材也就不是只有四書五經便足夠。

況且就算四書五經,他們也沒刻完雕版。雕版印刷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蕭彧決定弄活字印刷。

晚上睡覺的時候,蕭彧對裴凜之說:“凜之,你明日安排人去一趟崖州,將刻版師傅都接過來,還要帶兩名優秀的陶工過來。”

裴凜之有些意外:“你打算在廣州燒瓷器?”

蕭彧搖頭:“不燒瓷器。我打算燒字。”

“燒字?”裴凜之被弄蒙了。

蕭彧解釋:“雕版印刷太慢了。我想將每一個字都做成陶字模,然後根據一篇文章的需要挑選字模進行排版,這樣雕刻一個字就能反復使用,也就不需要每本書都刻一個雕版了。”

裴凜之激動地握住蕭彧的雙肩:“還能這樣?簡直是太厲害了,小彧,你還有什麽驚喜是我不知道的?”

蕭彧看著裴凜之傻樂:“我腦子裏比你們多了兩千年的技術積累,我知道很多很多,但是迫於技術和現有條件,很多都沒法實現。”

裴凜之搓搓手:“沒事,沒事,你讓我消化一下,這個已經相當驚人了。這個活字印刷,將大大降低印刷成本,那讓天下孩童都能上得起學就完全不成問題了。你怎麽能這麽聰明呢?”

“這不是我聰明,而是人類太聰明,我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蕭彧笑著說。

裴凜之說:“我也有事要跟你商量。”

蕭彧說:“你說。”

裴凜之說:“閔大人說北邊的動亂愈演愈烈,蕭祎暫時無暇顧及我們這邊。我想趁這個機會一舉將交州拿下,以後我們就只需要專心對付北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