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出海(第2/4頁)

閔翀聽見他這話,扯了扯嘴角:“也可以自己造。”

“誰會造船呢?你會嗎?”蕭彧隨口問。

閔翀說:“給我找幾個木匠來打下手。”

蕭彧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你真的會造船?”

閔翀不理會他的驚訝,說:“造船之前,你還是替我找一些船員吧,我要出海一趟。”

蕭彧又不解了:“現在就出海嗎?可我東西都還沒準備齊整。”

“去廣州府轉轉,順便買龍骨。”

蕭彧不解:“買龍骨?”

“船的龍骨,沒有龍骨,船怎麽造得起來。”

蕭彧察覺到閔翀已經不太耐煩了,趕緊說:“我明白了。行,我立馬給你找人。需要多少個?”

“至少也要十五六人,以後出遠洋,一條船起碼要二三十人。”

人還挺多,又將會是一筆巨大的人工開銷,蕭彧都來不及愁悶,想到了另一件事:“對了,閔當家去廣州府,能不能幫我買點茶樹苗回來。”

閔翀皺眉:“我去哪裏找茶樹苗?”

“找不到嗎?要是很難找就算了吧,我去山裏轉轉,總能找到的。”

“再說吧。”

找十幾個船員村中尚且還能找出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長期幹得下去,但以後出遠洋的船隊,至少還需要三四十人,到哪裏去找?

蕭彧忽然想起了孟洪說的那位竇七爺,當初他還打算去請竇七爺出山,後來招攬到了閔翀,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竇七爺年紀也大了,身體可能已經不行了。不過現在閔翀說還要造一艘船,是不是還要去請竇七爺來當個船長呢?如果他身體還硬朗的話。

蕭彧將招募船員的消息放出去,村子裏立刻就來了很多報名的人,大部分還是上次去接老人和孩子的那群人。大家都喜歡給蕭彧做事,因為他工錢給得高。

蕭彧挑了十幾個年富力強的,畢竟劃船是個體力活。

閔翀說馬上出海,其實也並沒有馬上,還是給了蕭彧準備貨物的時間,畢竟不能走空啊。

臨行前,閔翀將瓷窯裏燒出來的瓷器和紙坊裏的紙產品都裝上了船,去外面看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蕭彧對此其實並不太看好,廣州設立歷史悠久,底蘊要比崖州厚得多,當地的物產應該不會比自己的差,甚至會更好。像瓷器紙張這些,拿到沒有掌握技術的東南亞、南亞和西亞地區,才能賣個好價錢。不過閔翀說要帶,自己也不能不讓帶,不可能開空船出去吧。

閔翀的船離開兩天後,颶風再次造訪了崖州。面對颶風,蕭彧完全沒有了上次的從容淡定,上次他還能坐在家中聽風聲雨聲,這次則是坐立不安,不住地仰頭看天,對瓢潑大雨沖刷著院子裏的芭蕉樹熟視無睹。

裴凜之端了飯過來:“郎君,該吃飯了。”

蕭彧搖頭:“我沒有胃口。”

裴凜之安慰他:“閔翀縱橫海上十幾年,什麽樣的惡劣天氣他沒見過。這颶風是他離開兩日後才到的,他們的船又是順風,按照正常速度,早就應該靠岸了。”

蕭彧捏捏自己的太陽穴:“希望如此。”

裴凜之說:“郎君吃點東西吧,要相信閔翀。郎君不正是因為相信他才救他的?”

蕭彧擡起頭,用黑白分明的眼睛看著裴凜之,然後勾起了嘴角:“你說得對,我應該相信他的能力。”

“吃吧。”裴凜之將筷子遞到他手裏。

蕭彧看著托盤裏的碗,有兩個飯碗,原來裴凜之也沒吃,便說:“一起吃。”

裴凜之點點頭,拿起筷子,跟蕭彧一起吃飯,一邊討論這場暴雨。

裴凜之說:“我剛剛去紙坊看過了,溪水暴漲,暫時還沒漲上來,如果再漲上來,紙坊怕是要被淹了。”

蕭彧停下來:“這麽嚴重?”

“河道太窄,田裏的水也出不去,都快成一片汪洋了。水都快將禾苗沒頂了。”

蕭彧皺起眉頭:“稻田裏溝渠太少了,不利於排水。回頭還是得修一修水渠,而且河道也要挖深挖寬。”

裴凜之說:“這可是大工程,需得官府動員才行。”

“那就同薛釗說,讓他出示公文,通知到各鄉各村,統一修水利。對了,筒車呢,沒被沖壞吧?”

中華文明發源於沃野千裏的中原地帶,南方因為地形復雜,降雨過多,常常受澇,糧食產量低,上千年來一直都不受重視,直到後來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才開始重視南方農業的發展,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可見南方的農業是大有潛力可挖的,畢竟比起一年一熟的北方,一年二熟甚至三熟的南方優勢太明顯了。但要想發展好南方的農業,興修水利是無可避免的,否則就只能像這樣看天吃飯。

“筒車沒有問題,還在轉呢。”裴凜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