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一更]622(第2/2頁)

劉徹本來想說劉談手裏不怎麽缺錢,所以可能會價格很高。

然後繡衣使者那邊傳來消息,北境王給許多諸侯王都去了信,表示若是讓他知道有人大肆購買糧食釀酒賣給他,就等著倒黴吧。

劉談這樣的舉動放到別人身上就是戳肺管子,生怕皇帝不忌憚。

但放到了他的身上,劉徹就一點也不在意,甚至還有些無奈地抱怨:“他現在威脅人到最後還不是要朕來動手!”

劉談仗著的不就是皇帝和太子寵著他,他若不高興,完全可以讓皇帝和太子收拾對方嘛?要不然他也是個諸侯王,還可能跟人家距離很遠,別人為什麽要在意他?

劉據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現在說起來就是北境王兵權在握,可是劉談從一開始就沒有接觸過那些兵馬,全都是李息在打理。

李息這個人,說他對劉談有感情是真的,畢竟養了那麽多年,怎麽可能沒感情?

但是李息對劉徹的忠心也毋庸置疑,大軍在他手上,就算劉談拿著刀架在他脖子上逼著他反,估計他都不會反。

唯一可以算的上是劉談操控的就是他的精銳團和分給李不厭那三個小家夥的兵馬,劉談的精銳團被他留在了燕國去守衛王宮了,李不厭他們手上的人也掀不起風浪。

所以對於劉談變著花樣的搞後勤,還十分不講理的威脅其他諸侯王的行為,劉徹跟劉據基本上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劉據直接派人送去了許多酒。

劉談是先收到了他們的信,算了算他爹和他哥哥的酒窖之後,就讓人將燕王宮的酒窖先收拾了出來。

前任燕王劉旦好酒好美人,所以燕王宮的酒窖甚至比未央宮都要大一些,而在這方面,因為沒什麽規定,所以他並不會因為這種事情被罰。

劉談估摸著皇帝跟太子兩個人的酒或許能占據這個酒窖三分之二的位置,然而等酒來了之後,劉談就傻了,他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平日裏不怎麽跟家裏要東西,甚至經常往長安送一些新鮮的吃的玩的。

這就導致他一旦要東西,大家都恨不得能塞給他多少塞多少。

皇帝和太子的酒窖的確裝不滿燕王宮的酒窖,但是他還有其他親朋好友啊,尤其是李息的夫人,丈夫兒子都在這裏,她恨不得劉談趕快用個仙術將烏桓人都滅了算了,所以無論劉談要什麽她都十分支持。

還有兩位長公主和其他人,這些人哪怕只是把自家的酒窖搬出一半來都不少了。

劉談再一次發現燕王宮的酒窖……可能不夠用。

當然好消息就是大軍是絕對不會缺酒精了,只要作坊的制造效率能夠跟得上。

大軍征戰在外,無論是李息還是李不厭他們都會經常用飛鴿傳書送信,反正他們走的事後帶走了很多鴿子,實在不夠就讓人再帶一籠過去。

劉談每天接收大軍的消息,計算著他們的時間,算一算,也該差不多兩軍相交了。

實際上,李息跟烏桓人對陣比劉談想的還要早一些。

李息這個人平日裏十分穩重,跟著衛青出征的時候也是穩紮穩打,但是劉談給他提供的那些裝備讓他十分手癢,很想試試威力。

尤其是火藥桶,無論其他人怎麽跟他說火藥桶的威力很大,他都無法想象。

畢竟在火藥桶之前,沒有任何一個跟這東西相似的武器出現。

烏桓雖然沒什麽準備,但他們每到冬天都會從城墻上往下潑水,讓整合城墻都變成冰墻,是一種很好的禦敵手段。

此時雖然大漢已經進去了春季,但烏桓這裏天氣還很冷,城墻上的冰尚未完全融化,所以面對突然打來的大漢軍團,烏桓人十分鎮定,直接全部龜縮回城裏,準備依靠城墻上的弓弩手進行遠程打擊。

李息想到臨走之前劉談曾經對他說過,遇事不決就上火藥桶,別省著,這玩意長途運輸有危險,尤其是天氣熱的時候,便果斷說道:“準備投擲火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