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一更]620(第2/2頁)

結果沒想到中山國這次竟然以極低的價格將糧草賣給了燕國。

劉談聽聞之後轉頭問李息:“他有沒有說什麽?”

李息搖頭:“賣給我們糧草的都是一些商人,說是為了驅趕烏桓盡一份力,殿下您看……”

劉談搖頭失笑:“無妨,他不說就當不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再說。”

因為中山國將糧食的價格報的很低,無形之中就讓軍糧的儲備十分充足,李息估摸著,至少堅持一年沒有問題。

不過,就算真的能夠堅持一年,李息也絕對不會這麽做,他擔心超過三個月北境王殿下的耐心就要告罄了。

劉談轉頭看向李息問道:“你怎麽安排的,兵分兩路誰帶隊?”

李息略一猶豫說道:“臣……臣覺得,海路這邊應該讓衛登李陵二人帶隊,北邊直驅烏桓那邊讓臣來比較好,畢竟深入對方腹地,還是需要小心謹慎一些的。”

按照李息的想法,既然是薄奚氏做的事情,那就直接按著薄奚氏打就行了。

只是他們家殿下明顯把帳算在了整個烏桓身上,那還能怎麽辦?他也只能聽命行事了。

劉談笑著問道:“不想去戰船上威風一下嗎?這可是能記入史冊的。”

他還真沒有亂說,這艘戰船算是造船技術改進之後的第一艘戰船,也是第一次出戰的戰船,只要能打贏,以及將來大漢能夠在海上取得制霸權,那麽這艘戰船以及第一次帶領它出征的人必定能夠載入史冊。

李息有一瞬間的糾結,能夠青史留名的誘惑比什麽都大。

哪怕當年他西征匈奴也肯定能夠留下名字,但更耀眼的是衛霍二人,他就屬於那種跟在這兩個人身後被隨手一記的那種。

能夠作為將領被記載,誰都無法抵抗。

然而他在沉默之後還是說道:“算了,以後總有機會的。”

在權衡得失之後,他覺得最主要還是取得勝利,他得幫劉談出這口氣。

劉談聽後看著他一會說道:“若是能夠打下烏桓的王城,我允你先進城。”

李息目光一亮,這個可比什麽第一個帶領艦船出征有用得多,反正這一次戰船出征更主要的是為了對烏桓形成多面打擊,根本不會跟烏桓在海上展開爭奪,比較一下還是打下王城比較有用。

不等他說什麽,劉談又說道:“正巧受降城那邊最近應該很安靜,讓李不厭過來吧,他們三個盯著那邊我比較放心。”

這樣就算在這艘船上真的青史留名了,李不厭也能撈到一個記載,若是李不厭將來有成就,能夠得到一個自己的列傳,那麽定然會將他父親的名字也給寫上,也算是曲線救國。

只不過這一次李息想的就不是那麽久遠的事情了,他想的是兒子若是能夠得到這一份戰功,那必然是比什麽都強。

他十分認真的拜謝了劉談。

劉談站在窗前深深吸了口氣:“既然都準備好了,那就明日動身吧。”

因為分了兵,劉談糾結了一下還是留在了薊城送別大軍,廣陵郡那邊因為走海路是直線前進,肯定比陸地行軍要快上一些,所以要晚幾天,正好等李不厭快馬加鞭過來,等到時候他在去廣陵郡給大軍做個動員。

送別大軍那天,劉談站在城墻之上,後知後覺才意識到十萬大軍是個什麽概念。

而這還不是十萬大軍都聚在這裏,只是一部分代表,真的讓十萬大軍站在陳旺的話,那就沒什麽空地了,他看著下面黑壓壓的人頭,一時之間也有些熱血沸騰。

唯一讓他覺得美中不足的事情大概就是這些士兵的裝甲還不怎麽好,武器的話只有一小部分精銳拿了北境國最好最先進的武器,剩下的都不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當初北境國在制作這些武器的時候也不可能就按照十萬大軍的數量來做,想造反嗎?

一個諸侯國也不可能養的起十萬大軍,最多也就是兩三萬人頂天了。

如今送來這些都是備用的,也就一兩萬套,在十萬大軍面前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可惜劉談等不及了,不想再繼續等下去。

他轉頭對著李息將手中的酒碗一飲而盡,而後摔在地上沒有用那些官方話術,只是說道:“願將軍旗開得勝,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