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三更]394(第2/2頁)

劉談吩咐下去之後,看了一下自己的日程,發現最近也沒什麽需要他忙的,就準備忙裏偷閑跟陸懸膩歪兩天,他們兩個算算也好幾個月沒見了。

而這一次陸懸過來大概就是出征前見一面,接下來的時間,除非戰爭結束,應該是沒什麽時間過來的。

劉徹來了之後他們兩個必然是沒什麽單獨相處的時間,所以也只有現在忙裏偷閑了。

結果剛跟陸懸一起沒悠閑兩天,就被公輸亦找上了門。

公輸亦眼巴巴看著劉談說道:“殿下,樹屋已經開始做了,但是有個問題還沒解決。”

劉談一邊借著袖子的遮掩拉著陸懸的手捏來捏去一邊表情嚴肅問道:“什麽問題?”

公輸亦說道:“照明問題,樹屋內部是可以用蠟燭或者油燈,但是外部如果用燈籠的話,萬一著火……”

劉談愣了一下,這才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吩咐人去做一些玻璃燈。”

這個倒是他忽略了,在樹林之中點火的確有點危險,雖然是夏季濕氣大,但北境國本來就幹燥,再加上樹屋周圍易燃物肯定很多,消防設施是必須做好的。

劉談將消防問題提上日程,不過這年頭的消防大部分都是設置水缸,一旦發現有著火的地方就直接就近從水缸取水。

只不過劉談了解了一下之後就發現這個年代的滅火手段好像還比較落後,激筒這東西還沒出現,仔細想一想大概要到明清時期才會出現。

看了一眼日程,算了算之後,劉談決定讓工匠們加班加點弄點激筒出來。

激筒分為岔子激筒和西洋激筒,其中岔子激筒是本土激筒,整個形狀更像是水槍,外面是套筒,裏面是活塞,通過活塞將套筒放入水缸中吸水,然後對著著火的地方滅火。

岔子激筒的吸水量不大,射程也有限,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便攜。

而西洋激筒可以算是岔子激筒的進化版,算是半機械性。

西洋激筒由水箱、兩個吸水筒、兩個出水筒以及壓梁和總出水管組成,吸水筒裏照舊是要有活塞的,而出水筒則是能夠靈活旋轉,可以適應任何方位。

在使用的時候就是將壓梁擡起下壓,這個壓梁操控的就是吸水筒裏的活塞,提起的時候活塞後退,吸水筒吸入水,壓下去的時候活塞被推回,水被推入出水筒噴灑出去。

這個機關說難不難,說簡單也簡單,最主要的就是在活塞的制作。

如果是後世,那不用說這個活塞肯定是要用橡膠來達成密閉的目的,但是如今這個情況,劉談不得不把公輸粲喊過來問他有什麽想法。

公輸粲看了之後笑道:“殿下不必擔心,用牛筋就可以。”

“啊?”劉談有些意外:“牛筋?”

公輸粲認真說道:“沒錯,活塞這個東西我們公輸家族也研究了出來,用木頭雕刻成圓形,在頭部挖出兩道凹槽,然後用牛筋填充,能夠起到密閉作用。”

劉談想象了一下,覺得好像也沒什麽問題,然後就將圖紙遞給他說道:“這兩個是我新研究出來的激筒,拿去看能不能做出來吧。”

公輸粲滿臉問號:“激筒?是……做什麽用的?”

“滅火。”

劉談倒是覺得激筒如果能做出來倒是挺有用的,未央宮也是全木質結構,或者說現在的宮殿都是全木質結構,萬一起火那絕對是災難,想想之前被燒掉的柏梁台,劉徹當時多心疼。

而實際上柏梁台失火好像只是一場意外,而且一開始火勢並不大,可因為滅火的效率低下,所以導致柏梁台直接付之一炬。

皇帝手下專門用來滅火的隊伍肯定是最有效率的,這樣都救不會來,那只能說是工具落後的原因。

現在有了激筒,不說百分百能夠滅火,但也至少能夠搶救過來。

而公輸粲卻覺得自己真的是更不上北境王殿下的腦回路了,這是怎麽從升降梯跳躍到滅火裝置的?

不過上司吩咐了,他就要去做。

這個問題在劉談而言都不算什麽問題,順手畫完圖紙之後,他開始認真思索另外一件事情——玻璃燈。

之前送給陸懸禮物的時候,水下的玻璃燈都是用玻璃板拼接而成,中間塗上了防水用具,但是這樣效率太低,而且能做出來的形狀也有限。

感覺現在玻璃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他想,他可以讓工匠進入下一個階段——玻璃吹制了。